股票投資的買賣中,最關鍵的是賣出。俗話“買進容易賣出難”,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正確賣出的重要性。
我注意到,《理財天地》欄目已經有兩篇文章探討如何止損,這很重要。止損是必修課,尤其是對新入市不久的散戶投資者而言。但如果把止損提升到一種很高的賣出境界,可能不合適。止損是必須做的事,是不得不做的事,它是硬性的,是底線。止損是紀律,實在很難稱得上境界。如果一定要把它稱為一種境界,那也是最低檔次的境界。因為,達不到這個境界,就走向了反面。
止損是什么?是已經發生了虧損,然后通過止損把虧損限定在一定幅度內。對止損的理解至少得有兩個層面:一是到了止損位一定要賣,不能有半點含糊和猶豫;二是不是非到止損位才賣,該賣的時候立即就賣,許多時候不是要等到發生了虧損才賣。這第二個層面,才算得上境界。
許多世界級的投資大師也都設定止損位,如威廉·歐奈爾能容忍的跌破成本價的最大虧損度為7%,江恩通常把止損位設在買入價的10%。但歐奈爾說,大多數情況下,還沒虧到7%,就已經賣出了;江恩則是在感覺不好時,就已經退身出局。這些大師們達到的境界,應該成為投資者追求的目標。
具體說,是怎樣的境界呢?歸納如下:
一、在對股價走勢沒有明確感覺時,就是覺得股價今后有可能上漲也有可能下跌時,賣出。
二、在股價已經上漲了一段時間,感覺已經漲不動時,賣出。
三、在對股價是否上漲心存疑慮時,或處于希望它上漲階段時,賣出。
四、在感覺股價走勢可能下跌時,就是感覺不好時,賣出。
五、在股價轉入下跌趨勢時,賣出。
六、在買入的理由沒有成立時,賣出。
換句話說,你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才能持有股票,那就是———股價正在上漲,而且還將肯定無疑地繼續上漲時。
這樣的境界,基于對股票投資的兩個基本理解。一是穩健投資原則。在充滿風險的股票市場上,投資的第一要義是不要虧錢,賺錢是排在第二位的。只有保住資本才能賺錢。你賣出的股票馬上又漲了,你并沒有損失什么,每天上漲的股票有好多種。二是你還有買入的機會。如果真的發現賣出的決定是錯誤的,你可以再度買進。通過賣出,你規避了風險。別怕錯過機會,買入的機會多著呢。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