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盤不斷創出新高,上周四滬指甚至出現向上跳空缺口,股指有加速上揚的跡象。見頂的恐懼又籠罩在部分投資者的心頭。大盤是否見頂,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考慮。
1、無量不成頂。歷史上重要的頂部幾乎都伴隨著巨大的成交量,只有連續放大量且連續數天保持高換手率,主力才能趁機脫逃,在量能無法繼續放大時,股指才有可能再衰三竭。但多大的量才屬于見頂的量,沒有絕對的標準。一般來說,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頂量亦在水漲船高,去年“5·19”行情中見頂的量為800多億元,今年二月階段性高點的成交量為900多億元。由此估算,大盤要形成重要的頂部,估計成交應超過800億元,而近一個月來,兩市合計成交保持在200至300億元之間,這點量難以筑山頂,最多只能筑一個小山丘。
2、政策亮紅燈。有中國特色的股市明顯留下政策跳空的痕跡,歷史上重要的頂部幾乎都是政策頂,市場泡沫過大時上面都有明顯的政策信號。真正自然形成的技術頂部并不多,不過從政策推出到真正發生作用有一定的時間差,有時政策信號強烈,有時則不太明顯,投資者可參考新股發行速度來判斷是否政策見頂。歷史上屢次在大盤接近頂部時新股都是爭先恐后地發行、上市,例如去年7月1日一天發行上市四只股票,或許是純屬巧合,大家仍可從新股中觀察“上面”的臉色。
3、傳媒一邊倒。傳媒上看空看多的觀點斗爭較激烈,說明市場仍比較謹慎,當傳媒一邊倒時倒是應該警惕的。投資者可參考華鼎多空指數來判斷是否見頂,華鼎多空指數采集的樣本較大,真實地反映了市場的多空心態。一般來說,看多的達到70%以上,需警惕大盤可能出現回調。去年大盤見頂前夕多空指數高達95%以上,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生,物極必反的道理在股市屢屢得到驗證。目前多空指數仍在50%左右徘徊,說明市場分歧仍較激烈,并未到一邊倒的時候。
4、熱點捉襟見肘。導致一輪行情終結的原因多為市場上可供炒作的品種已被輪炒一遍,主力開始大規模撤離。目前看,大盤累計升幅較大,不少個股從1998年開始步入上升周期,至目前漲幅不少在3倍以上,約60%左右的個股在本輪行情中出現較有力度的行情,但由于“5·19”行情中各板塊是同時啟動、同步見頂,而本輪行情各板塊則是分批啟動、分批見頂。雖然部分板塊、個股不斷有主力在減倉,但主力出貨行為并未出現大規模蔓延,30%-40%的個股炒作未到位,目前依然處于上升趨勢,這些是股指再上新臺階的主力軍。
來源:黃家堅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