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從基本面、政策面上的變化,能發現頂部征兆之外,技術指標也能起到一個重要的輔助作用。從我的經驗看,我十分關注周K線的變化,在周線技術分析參數設定上,我的KDJ天數參數為35,同時在KDJ周線技術分析參數選定之后,還必須在均線參數的設定上,以7PMA、14PMA和35PMA作為三條均線參數,這樣便能上下配合,使頂部的預測具有更大的準確率。
在周線技術分析參數設定之后,我們就能十分清晰地發現以下這種現象:
一、當KDJ指標進入超賣時,頂部就為期不遠了,當J線與K線二次與D線出現死叉時,意味著中期看淡。如1993年2月19日這一周,上證指數高升至1558.95點時,周K線為86.2,D線為73.2,J線為112.2,果然后一周便直線而下,直跌至913.74點。此后出現了五周的上升反彈,但是這決不是又一次創新高,而是逐波回落,因為周K線在5月7日這一周顯示J指標70.1,K指標70.4,而D指標70.5,J與K線與D線第二次出現死叉,隨后指數逐波而下,走出了長達一年半的弱勢。當然必須注意的是,這兩次死叉的時間距離應該比較相近,一般在8-13周時間之內,太長也失去了意義。
1999年“5·19”行情中,7月2日這一周指數在1756.18點見頂回落時,K值為81.7,D值為69.9,J值為105.5,也顯示頂部的跡象,并于7月16日這一周K線和J線與D線出現死叉,表明后市已沖高乏力。此后至9月24日這一周,J線83.7,K線81.9,D線80.9,第二次出現死亡交叉,正確無誤地顯示中線向下已成定局。指數逐級下滑,直跌至1341.05點。以上是周K線技術參數設定后的第一種現象。
二、均線顯示,當7周均線向下與14周均線形成死叉時,也就表明中期看跌已經明了。一般而言,均線指標比KDJ指標滯后,所以當均線出現死叉時,表明高位下跌之后的反彈,已改變不了見頂回落的大趨勢。因此7周均線下穿14周均線,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的信號。這時作為投資者應堅決出貨,持幣為主。在掌握周K線技術指標時,先可以在KDJ指標出現死叉時減少部分籌碼,如果周均線尚未發現死叉,顯示大盤仍處平穩之中,個股行情可能較為活躍。然而,當7周均線與14周均線產生死叉時,你只有36計走為上策,堅決出貨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