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技術分析
OX圖 移動平均線 MACD 相對強弱指數(RSI) 騰落指數(ADL) 漲跌比率(ADR) 超買超賣線(OBOS) OBV線 隨機指數(KD線) 乖離率(BIAS) 動向指數(DMI) 心理線(PSY) 人氣指標動量指標(MTM) 震蕩量指標(OSC) 威廉指數(%R) 成交量比率(VR) 均量線拋物線轉向(SAR) 逆勢操作系統 成交筆數指數點成交值寶塔線逆時鐘曲線
1.OX圖
1.繪制方法
OX圖不是坐標表現價格的變化,而是通過小方格來表現價格的變化,其主要內容如下:
×=價格上升,O=價格下降。方格中的數字表示月份,圖左邊的數字表示單位價格。
(1)當每次股票價格上升時,用“×”來表示,價格每上升一個單位,使用一個小來表示。比如在第一列,每股的價格從7元上升到8元,就在8-9之間的小方格里打上一個“×”。例如一次上升多個單位。比如說,在第三例價格從5元上升到7元時,便可一次打兩個“×”,假如價格在一個單位內變動,就用不著打任何記號,比如價格從7.3元漲到7.5元時,由于沒有達到一個新的單位價,就用不著打“×”,同樣,如果價格在一個單位價格內下降,也用不著打下降的記號。
(2)每次價格的下降,用“O”來表示,價格每下降一個單位,便在相應的小方格中填上一個“O”,下降多少個單位須填上多少“O”。
(3)當價格運動結束一個方向,朝相反的方向變化時,則另起一列,在第一列中,價格上升到8-9元之間時,開始下降,于是在第二列用“O”表示下降一個單位價格。圖中第二列所表示的意義是:當價格上漲到8元時,開始下降,并一直降到5元以下。
(4)小方格里的阿拉伯數字表示月份,即價格變化到了哪一個月,第二列的“3”字,一方面表示價格下降到5-6之間,另一方面又表示價格變化到這一點時,進入了3月份。同樣,第10列的“4”表示價格變化……。
2.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是用統計處理的方式,將若干天的股票價格加以平均,然后連接成一條線,用以觀察股價趨勢。移動平均線的理論基礎是道·瓊斯的“平均成平”概念。移動平均線通常使用進有3日、6日、10日、12日、24日、30日、72日、200日、288日、13周、26周、52周等等,不一而足,其目的在取得某一段期間的平均成本,而以此平均成本的移動曲線配合每日收盤價的線路變化分析某一期間多空的優劣形勢,以研判股價的可能變化。一般來說,現行價格在平均價之上,意味著市場買力(需求)較大,行情看好;反之,行情價在平均價之下
3.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
MACD是根據移動平均線較易掌握趨勢變動的方向之優點所發展出來的,它是利用二條不同速度(一條變動的速率快──短期的移動平均線,另一條較慢──長期的移動平均線)的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來計算二者之間的差離狀況(DIF)作為研判行情的基礎,然后再求取其DIF之9日平滑移動平均線,即MACD線。MACD實際就是運用快速與慢速移動平均線聚合與分離的征兆,來研判買進與賣進的時機和訊號。
4.相對強弱指數(RSI)
相對強弱指數是通過比較一段時期內的平均收盤漲數和平均收盤跌數來分析市場買沽盤的意向和實力,從而作出未來市場的走勢。
1.計算公式和方法
RSI=[上升平均數÷(上升平均數+下跌平均數)]×100
5.騰落指數(ADL)
騰落指數(A·D·Line),是以股票每天上漲或下跌之家數作為計算與觀察的對象,以了解股票市人氣的盛衰,探測大勢內在的動量是強勢還是弱勢,用以研判股市未來動向的技術性指標。
1.計算方法
將每天收盤價上漲股票家數減去收盤價下跌的股票家數(無漲跌不計)后累積值
t ADL(t)= Σ (上漲家數一下跌家數) i=1
起始日期為ADL(1),目前日期為ADL(t)。
2.運用原則
騰落指數與股價指數比較類似,兩者均為反映大勢的動向與趨勢,不對個股的漲跌提供訊號,但由于股價指數在一定情況下受制于權值大的股只,當這些股只發生暴漲與暴跌時,股價指數有可能反應過度,從而給投資者提供不實的信息,騰落指數則可以彌補這一類一缺點。
由于騰落指數與股價指數的關系比較密切,觀圖時應將兩者聯系起來共同石頭。一般情況下,股價指數上和或,騰落指數亦上升,或兩者皆跌,則可以對升勢或跌勢進行確認。如若股價指數大動而騰落指數橫行,或兩者反方面波動,不可互相印證,說明大勢不穩,不可貿然入市。
具體來說有以下六種情況。
(1)股價指數持續上漲,騰落指數亦上升,股價可能仍將繼續上升。
(2)股價指數持續下跌,騰落指數亦下降,股價可能仍將繼續下跌。
(3)股價指數上漲,而騰落指數下降,股價可能回跌。
(4)股價指數上跌,而騰落指數上升,股價可能回升。
(5)股市處于多頭市場時,騰落指數呈上升趨勢,其間如果突然出現急速下跌現象,接著又立即扭頭向上,創下新高點,則表示引情可能再創新高。
(6)股市處于空頭市場時,ADL呈現下降趨勢,其間如果突然出現上升現象,接著又回頭,下跌突破原先所創低點,則表示另一段新的下跌趨勢產生。
3.研判
為什么股價指數與騰落指數有以下關系呢?因為指數是以股價和股本來策樣加以計算的,這樣使得高股價與大股本額股票(一般為主流股,升跌在指數運算中所占比例重大,而騰落指數把每種股票都作為股市一個分子,兩者的結合分析,可以看出股市的走勢。一般來說,若是多頭走勢里,維持上升走勢一定要有重心,重心即所謂的主流股,當主流股大漲小回以維持中長線的長打實戶信心,而其余股票則采取輪漲的步調上揚時,上升的步伐將是十分穩定的。如果在K線上升而ADL下降,就是提醒您大盤的上升氣勢已有偏于某一族群的味道,而漲勢不均勻并非是件好事,通常在連續這種背離現象時,都是大勢回檔的頂兆。反之,在空頭的行情里,雖然K線仍然收黑,但ADL已翻上,代表了多頭主力企圖以點的攻擊增強對面的擴張,既然大多數的股票回升了,大盤的止跌也應該不遠了!
ADL走勢與指數走勢多數有類似效果;因而也可用趨勢線和型態研判。
6.漲跌比率(ADR)
漲跌比率又稱回歸式的騰落指數,是將一定期間內,股價上漲的股票家數與下跌的股票家數做一統計求出其比率。其理論基礎是“鐘擺原理”,由于股市的供需有若鐘擺的兩個極端位置,當供給量大時,會產生物極必反的效果,則往需求方向擺動的拉力越強,反之,亦然。
1.計算方法
N值一般取14日,也有用10日或者24日,甚至更長6周,13周,26周等。
漲跌比率的計算方法與移動平均線的計算方法完全相同,如以6日為X期間時,當第七日的漲跌家數累計加入后,必須同時將第一時的漲跌家數刪除以保持6日的最新移動資料。漲跌比率所采樣的期間,決定線路上下的震蕩次數與空間,期間愈大,上下震蕩的空間愈小,反之期間愈小震蕩空間愈大。
2.運用原則
(1)當漲跌比率(R)大于1.5時,表示股價長期上漲,有超買過度的現象,股價可能要回跌。
(2)當漲跌經率(R)小于0.5時,表示股價長期下跌,有超賣過度的現象,股價可能出現反彈或回升。
(3)當漲跌比率(R)在1.5與0.5之間上下跳動時表示股價處于正常的漲跌狀況中,沒有特殊的超買或超賣現象。
(4)當漲跌比率(R)出現2以上或0.3以下時,表示股市處于大多頭市場或大空頭市場的未期,有嚴重超買或超賣現象。
(5)除了股價進入大多頭市場,或展開第二段上升行情之初期,漲跌比率有機會出現2.0以上的絕對買賣數字外,其余次級上升行情超1.5即是賣點,且多頭市場低于0.5元現象極少,是極佳之買點。
(6)漲跌比率如果不斷下降,低于0.75,通常顯示短線買進機會。在空頭市場初期,如果降至0.75以下,通常暗示中級反彈機會,而在空頭市場末期,10日漲跌比率降至0.5以下時,以買進時機。
(7)對大勢而言,漲跌比率有先行示警作用,尤其是在短期反彈或回檔方面,更能比圖形領先出現征兆。若圖形與漲跌比率成背馳現象,則大勢即將反轉。
7.超買超賣線(OBOS)
OBOS主要用途在衡量大勢漲跌氣勢。OBOS為大勢分析指標,也是漲跌家數的相關差異性,藉以了解大勢買賣氣勢的強弱及走向,以便操作之參考。
OBOS是通過計算一定時期內市場漲,跌股票數量(家數)之間的相關差異性,了解整個市場買賣氣勢之強弱,以及未來大勢走向如何。
1.計算方法
OBOS=N日內上漲家數移動總和-N日內下跌家數移動總和。
N日的采樣統計一般設定為10日。
2.運用原則
(1)OBOS的數值可為正數亦可為負數,當OBOS為正數時,市場處于上漲行情,反之為下跌行情。
(2)10日OBOS對大勢有先行指標之功能,一般走在大勢前,六日或24日的OBOS因其波動太敏感或太滯緩,參考價值不大。
(3)當OBOS達到一定正數值時,大勢處于超買階段,可選擇時機賣出。反之,當OBOS達到一定負數值時,大勢超賣,可選擇時機買進。OBOS的超買和超賣的指標區域,因市場上市的總股只多寡而變。
(4)OBOS走勢與股價指數相背離時,需注意大勢反轉跡象。
(5)OBOS可用趨勢線原理進行研制,當OBOS突破其趨勢線時,應提防大勢隨時反轉。
(6)OBOS亦可采用型態原理對其研制,特別當OBOS當高檔走出M頭或低檔走出W底時,可按型態原理作出買進或賣出之抉擇。
OBOS反映的是股市的大趨勢,對個股的走勢不提出明確的結論,因此,在應用時只可將其作為大勢參考指標,不對個股的具體買賣發生作用。
8.OBV線(成交量凈額法)
OBV線亦稱OBV能量潮,是將成交量值予以數量化,制成趨勢線,配合股價趨勢線,從價格的變動及成交量的增減關系,推測市場氣氛。OVB的理論基礎是市場價格的變動必須有成交量配合,價格的升降而成交量不相應升降,則市場價格的變動難以繼續。
1.計算方法
逐日累計每日上市股票總成交(行情論壇)量,當天收市價高于前一日時,總成交量為正值,反之,為負值,若平盤,則為零。
即:當日OBV=前一日的OBV±今日成交量
然后將累計所得的成交量逐日定點連接成線,與股價曲線并列于一圖表中,觀其變化。
2.運用原則
OBV線的基本理論基于股價變動與成交量值間的相關系數極高,且成交量值為股價變動的先行指標,短期股價的波動與公司業績興衰并不完全吻合,而是受人氣的影響,因此從成交量的變化可以預測有股價的波動方向。
(1)當股價上漲而OBV線下降時,表示能量不足,股價可能將回跌。
(2)當股價下跌而OBV線上升時,表示買氣旺盛,股價可能即將止跌回升。
(3)當股價上漲而OBV線同步緩慢上升時,表示股市繼續看好,仍有榮面。
(4)當OBV線暴升,不論股價是否暴漲或回跌,表示能量即將耗盡,股價可能止漲反轉。
3.研 判
(1)OBV線系依據成交量的變化統計繪制而成,因此OBV線屬于技術性分析與屬于經濟性的基本分析無關。
(2)OBV線為股市短期波動的重要判斷方法,但運用OBV線應配合股價趨勢予以研判分析。
(3)OBV線能幫助確定股市突破盤局后的發展方向。
(4)OBV的走勢,可以局部顯示出市場內部主要資金的移動方向,顯示當期不尋常的超額成交量是徘徊于低價位還是在高價位上產生,可使技術分析者領先一步深入了解市場內部原因。
(5)OBV線對雙重頂(M頭)第二個高峰的確定有較為標準的顯示,當股價自雙重頂第一個高峰下跌又再次回升時,如果OBV線能隨股價趨勢同步上升,價量配合則可能持續多頭市場并出現更高峰,但是相反的,股價再次回升時,OBV線未能同步配合,卻見下降,則可能即將形成第二個峰頂完成雙重頂的型態,并進一步導致股價上漲反轉回跌。
(6)OBV線適用范圍比較偏向于短期進出,與基本分析絲毫無關。同時OBV也不能有效反效反映當期市場的轉手情況。
9.隨機指數(KD線)
隨機指數,是期貨和股票市場常用的技術分析工具。它在圖表上是由%K和%D兩條線所形成,因此也簡稱KD線。隨機指數在設計中綜合了動量觀念,強弱指數和移動平均線的一些優點,在計算過程中主要研究高低價位與收市價的關系,即通過計算當日或最近數日的最高價,最低價及收市價等價格波動的真實波幅,反映價格走勢的強弱勢和超買超賣現象。因為市勢上升而未轉向之前,每日多數都會偏于高價位收市,而下跌時收市價就常會偏于低位。隨機指數還在設計中充分考慮價格波動的隨機震幅和中,短期波動的測算,使其短期測市功能比移動平均線更準確有效,在市場短期超買超賣的預測方面,又比強弱指數敏感。因此,隨機指數作為股市的中,短期技術測市工具,頗為實用有效。
1.計算方法
隨機指數可以選擇任何一種日數作為計算基礎,例如五日KD線公式為:
K值=100×[(C-L5)/(H5-L5)]
D值=100×(H3/L3)
公式中:C為最后一日收市價:L5為最后五日內最低價
H5為最后五日內最高價;H5為最后三個(C-L5)數的總和
L3為最后三個(H5-L5)數的總和。
計算出來的都是一個0───100的數目,而得到的數都劃在圖上,通常K線是用實線代表,而D線就用……
10.乖離率(BIAS)
乖離率,簡稱Y值,是移動平均原理派生的一項技術指標,其功能主要是通過測算股價在波動過程中與移動平均線出現偏離的程度,從而得出股價在劇烈波動時因偏離移動平均趨勢而造成可能的回檔或反彈,以及股價在正常波動范圍內移動而形成繼續原有勢的可信度。
乖離度的測市原理是建立在:如果股價偏離移動平均線太遠,不管股份在移動平均線之上或之下,都有可能趨向平均線的這一條原理上。而乖離率則表示股價偏離趨向指標斬百分比值。
1.計算公式
Y值=(當日收市價-N日內移動平均收市價)/N日內移動平均收市價×100%
其中,N日為設立參數,可按自己選用移動平均線日數設立,一般分定為6日,12日,24日和72日,亦可按10日,30日,75日設定。
2.運用原則
乖離率分正乖離和負乖離。當股價在移動平均線之上時,其乖離率為正,反之則為負,當股價與移動平均線一致時,乖離率為0。隨著股價走勢的強弱和升跌,乖離率周而復始地穿梭于0點的上方和下方,其值的高低對未來走勢有一定的測市功能。一般而言,正乘離率漲至某一百分比時,表示短期間多頭獲利回吐可能性也越大,呈賣出訊號;負乘離率降到某一百分比時,表示空頭回補的可能性也越大,呈買入訊號。對于乘離率達到何種程度方為正確之買入點或賣出點,目前并沒有統一原則,使用者可賃觀圖經驗力對行情強弱的判斷得出綜合結論。一般來說,在大勢上升市場,如遇負乘離率,可以行為順跌價買進,因為進場風險小;在大勢下跌的走勢中如遇正乖離,可以待回升高價時,出脫持股。
由于股價相對于不同日數的移動平均線有不同的乖離率,除去暴漲或暴跌會使乖離率瞬間達到高百分比外,短、中、長線的乖離率一般均有規律可循。下面是國外不同日數移動平均線達到買賣訊事號要求的參考數據:
6日平均值乖離:-3%是買進時機,+3.5是賣出時機;
12日平均值乖離:-4.5%是買進時機,+5%是賣出時機;
24日平均值乖離:-7%是買進時機,+8%是賣出時機;
72日平均值乖離:-11%是買進時機,+11%是賣出時機;
11. 動向指數(DMI)
動向指數又叫移動方向指數或趨向指數。是屬于趨勢判斷的技術性指標,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分析股票價格在上升及下跌過程中供需關系的均衡點,即供需關系受價格變動之影響而發生由均衡到失衡的循環過程,從而提供對趨勢判斷的依據。
動向的指數有三條線:上升指標線,下降指標線和平均動向指數線。三條線均可設定天數,一般為14天。
1.計算方法
動向指數的計算比較復雜,運算的基本程序為:
(1)按一定規則比較每日股價波動產生的最高價,最低價和收市價,計算出每日股價波動的真實波幅TR,上升動向+DM和下降動向-DM,在運算基日基礎上按一定天數將其累加,以求N日的TR,+DM和-DM值。
(2)將N日的上升動向值和下降動向值分別除以N日的真實波幅值,從而求出N日的上升指標+DI和下降指標-DI。
(3)通過N日的上升指標+DI和下降指標-DI之間的差和……
12.心理線(PSY)
心理線是一種建立在研究投資人心理趨向基礎上,將某段時間內投資者傾向買方還是賣方的心理與事實轉化為數值,形成人氣指標,做為買賣股票的參數。
1.計算方法
PSY=N日內的上漲天數/N×100
N一般設定為12日,最大不超過24,周線的最長不超過26。
2.運用原則
(1)由心理線公式計算出來的百分比值,超過75時為超買,低于25時為超賣,百分比值在25-75區域內為常態分布。但在漲升行情時,應將賣點提高到75之上;在跌落行情時,應將買點降低至45以下。具體數值要憑經驗和配合其他指標。
(2)一段上升行情展開前,通常超賣的低點會出現兩次。同樣,一段下跌行情展開前,超買的最高點也會出現兩次。在出現第二次超賣的低點或超買的高點時,一般是買進或賣出的時機。
(3)當百分比值降低至10或10以下時,是真正的超買,此時是一個短期搶反彈的機會,應立即買進。
(4)心理線主要反映市場心理的超買或超賣,因此,當百分比值在常態區域上下移動時,一般應持觀望態度。
(5)高點密集出現兩次為賣出訊號;低點密集出現兩次為買進訊號。
(6)心理線和VR配合使用,決定短期買賣點,可以找出每一波的高低點。
(7)心理線和逆時針曲線配合使用,可提高準確度,明確指出頭部和底部。
13.人氣指標(AR)與意愿指標(BR)
心理線是一種建立在研究投資人心理趨向基礎上,將某段時間內投資者傾向買方還是賣方的心理與事實轉化為數值,形成人氣指標,做為買賣股票的參數。
1.計算方法
PSY=N日內的上漲天數/N×100
N一般設定為12日,最大不超過24,周線的最長不超過26。
2.運用原則
(1)由心理線公式計算出來的百分比值,超過75時為超買,低于25時為超賣,百分比值在25-75區域內為常態分布。但在漲升行情時,應將賣點提高到75之上;在跌落行情時,應將買點降低至45以下。具體數值要憑經驗和配合其他指標。
(2)一段上升行情展開前,通常超賣的低點會出現兩次。同樣,一段下跌行情展開前,超買的最高點也會出現兩次。在出現第二次超賣的低點或超買的高點時,一般是買進或賣出的時機。
(3)當百分比值降低至10或10以下時,是真正的超買,此時是一個短期搶反彈的機會,應立即買進。
(4)心理線主要反映市場心理的超買或超賣,因此,當百分比值在常態區域上下移動時,一般應持觀望態度。
(5)高點密集出現兩次為賣出訊號;低點密集出現兩次為買進訊號。
(6)心理線和VR配合使用,決定短期買賣點,可以找出每一波的高低點。
(7)心理線和逆時針曲線配合使用,可提高準確度,明確指出頭部和底部。
14.OBV線(成交量凈額法)
動量指數(MOMENTOM INDEX)就是一種專門研究股價波動的技術分析指標,它以分析股價波動的速度為目的,研究股價在波動過程中各種加速,減速,慣性作用以及股價由靜到動或由動轉靜的現象。動量指數的理論基礎是價格和供需量的關系,股價的漲幅隨著時間,必須日漸縮小,變化的速度力量慢慢減緩,行情則可反轉。反之,下跌亦然。動量指數就是這樣通過計算股價波動的速度,得出股價進入強勢的高峰和轉入弱勢的低谷等不同訊號,由此成為投資者較喜愛的一種測市工具。
股價在波動中的動量變化可通過每日之動量點連成曲線即動量線反映出來。在動量指數圖中,水平線代表時間,垂直線代表動量范圍。動量以0為中心線,即靜速地帶,中心線上部是股價上升地帶,下部是股價下跌地帶,動量線根據股價波情況圍繞中心線周期性往返運動,從而反映股價波動的速度。
1.計算公式
MTM=C-Cn
其中:C為當日收市價,Cn為N日前收市價,N為設定參數,一般選設10日,亦可在6日至14日之間選擇。
舉 例: 日期 收盤收 動量值 研判 1 19.25 2 19.75 3 20.25 +1.00 4 20.75 +1.00 5 21.10 +0.85 賣進 6 20.75 0.00 7 21.00 -0.10 賣進 8 19.75 -1.00 9 19.25 -1.75 買進 10 19.50 -0.25 買進
上表利用3天周期參數計算出來的動量值,表中當動量值減低或反轉增加時,應為買進或賣出時機。
2.運用原則
(1)一般情況下,MTM由上向下跌破中心線時為賣出時機,相反,MTM由下向上突破中心線時為買進時機。
(2)因選設10日移動平均線情況下,當MTMT在中心線以上,由上向下跌穿平均為賣出訊號,反之,當MTM在中心線以下,由下向上突破平均線為買入訊號。
(3)股價在上漲行情中創出點,而MTMT未能配合上升,出現背馳現象,意味上漲動力減弱,此時應關注行情,慎防股價反轉下跌。
(4)股價在下跌行情中走出新低點,而MTM未能配合下降,出現背馳,該情況意味下跌動力減弱,此時應注意逢低承接。
(5)若股價與MTM在低位同步上升,顯示短期將有反彈行情;若股價與MTM在高位同步下降,則顯示短期可能出現股價回落。
3.評 價
有時光用動量值來分析研究,顯得過于簡單,在實際中再配合一條動量值的移動平均線使用,形成快慢速移動平均線的交叉現象,用以對比,修正動量指數,效果很好。
15.震蕩量指標(OSC)
震蕩量是動量指標的另一表現形式,一般用百分比值來加以計算。其內涵是以當日收盤價除以N日前收盤價,再乘以100。
1.震蕩量試算表
日期 最高價 最低價 收盤價 十天前 MTM OSC
收盤價 動量值 震蕩量
5/1 36.70 31.80 35.10 1
35.30 33.70 34.60 2
37.40 34.00 34.60 3
35.90 33.50 33.80 4
34.00 31.00 33.40 5
5/8 35.70 31.00 32.60 6
34.70 31.80 34.40 7
35.20 32.60 32.90 8
36.00 33.10 35.70 9
35.80 31.20 32.40 10
5/15 30.30 28.60 30.00 11 25.10 -5.10 0.99
33.00 29.80 29.80 12 24.60 -4.80 0.99
29.60 25.10 27.50 13 24.60 -7.10 0.98
27.40 23.00 23.90 14 23.80 -9.90 0.97
22.50 19.50 19.90 15 23.40 -13.50 0.96
2.計算公式
OSC=(Ct÷Ct-n)×100
Ct為當日收市價,Ct-n為N日前收市價。
計算出的震蕩量,數值在100在上時,在繪制圖形時,即以100為基準橫軸。當動量值在100以上,是為多頭市場傾向,100以下則為空頭市場傾向,運用原則與MTM公式一樣。
16.威廉指數(%R)
1.計算公式
威廉指數%R是利用擺動點來量度股市的超買賣現象,可以預測循環期內的高點或低點,從而提出有效率的投資訊號,%R=100-(C-Ln)/(Hn-Ln)×100
其中:C為當日收市價,Ln為N日內最低價,Hn為N日內最高價,公式中N日為選設參數,一般設為14日或20日。
2.運用原則
威廉指數計算公式與強弱指數,隨機指數一樣,計算出的指數值在0至100之間波動,不同的是,威廉指數的值越小,市場的買氣越重,反之,其值越大,市場賣氣越濃。應用威廉指數時,一般采用以下幾點基本法則:
(1)當%R線達到80時,市場處于超賣狀況,股價走勢隨時可能見底。因此,80的橫線一般稱為買進線,投資者在此可以伺機買入;相反,當%R線達到20時,市場處于超買狀況,走勢可能即將見頂,20的橫線被稱為賣出線。
(2)當%R從超賣區向上爬升時,表示行情趨勢可能轉向,一般情況下,當%R突破50中軸線時,市場由弱市轉為強市,是買進的訊號;相反,當%R從超買區向下跌落,跌破50中軸線后,可確認強市轉弱,是賣出的訊號。
(3)由于股市氣勢的變化,超買后還可再超買,超賣后亦可再超賣,因此,當%R進入超買或超賣區,行情并非一定立刻轉勢。只有確認%R線明顯轉向,跌破賣出線或突破買進線,方為正確的買賣訊號。
(4)在使用威廉指數對行情進行研制時,最好能夠同時使用強弱指數配合驗證。同時,當%R線突破或跌穿50中軸線時,亦可用以確認強弱指數的訊號是否正確。因此,使用者如能正確應用威廉指數,發揮其與強弱指數在研制強弱市及超買超賣現象的互補功能,可得出對大勢走向較明確的判斷。
3.評 價
威廉指數屬于研究股價波幅的技術指標,在公式設計上,它與隨機指數的原理比較近似,兩者均為從研究股價波幅出發,通過分析一段時間內高,低價位與收市價之間的關系,反映市場的強弱及買賣氣勢。不同的是,隨機指數采樣天數較短,計算結果更具隨機性,而威廉指數的采樣天數略容易錯過大行情,亦不容易在高檔套牢。但由于該指標敏感性較強,在操作過程中,如完全按其記號出入市,未免過于頻繁。因此,在使用過程中,最好能結合強弱指數,動向指數等較為平衡的技術指標一起研制,由此可對行情趨勢得出較準確的判斷。
17.成交量比率(VR)
成交量比率(簡稱VR),是一項通過分析股價上升日成交額(或成交量,下同)與股價下降日成交額比值,從而掌握市場買賣氣勢的中期技術指標。主要用于個股分析,其理論基礎是“量價同步”及“量須先予價”,以成交量的變化確認低價和高價,從而確定買賣時法。
1.計算公式
VR=N日內上升日成交額總和/N日內下降日成交額總和
其中:N日為設定參數,一般設為26日。
2.運用原則
(1)將VR值劃分下列區域,根據VR值大小確定買賣時機:低價區域40-70可以買進;安全區域80-150持有股票;獲利區域160-450根據情況獲利了結;警戒區域450以上伺機賣出
(2)當成交額經萎縮后放大,而VR值也從低區向上遞增時,行情可能開始發地勸,是買進的時機。
(3)VR值在低價區增加,股價牛皮盤整,可考慮伺機買進。
(4)VR值升至安全區內,而股價牛皮盤整時,一般可以持股不賣。
(5)VR值在獲利區增加,股價亦不斷上漲時,應把握高檔出貨的時機。
(6)一般情況下,VR值在低價區的買入訊號可信度較高,但在獲利區的賣出時機要把握好,由于股價漲后可以再漲,在確定賣出之前,應與其他指標一起研判。
3.功能分析
(1)成交量比率是須先于價格的指標,在分析低價區域時可信較高,觀察高價區域宜參考其他指標。
(2)一般情況下,VR不能明確買賣具體訊號。
18.均量線
均量線是一種反映一定時期內市場平均成交情況亦即交投趨勢的技術性指標。
1.計算方式
將一定時期內的成交量(值)相加后平均,在成交量(值)的柱條圖中形成較為平滑的曲線,即均量線。一般情況下,均量線以10日作為采樣天數,即在10日平均成交量基礎上繪制,亦可以同時選設10日和30日的采樣天數繪制兩條均量線,其中10日均量線代表中期的交投趨勢,30日均量線則代表較長期的交投趨勢。
2.運用原則
在有均量線的成交量圖中,可以看出均量線在成交量的柱條圖之間穿梭波動,從而扒動股價變動的趨向。在上漲行情初期,均量線隨股價不斷創出新高,顯示市場人氣的聚集過程。行情進入尾聲時,盡管股價再創新高,均量線多已衰退疲軟,形成價量分離,這時市場追高跟進意愿發生變化,股價接近峰頂區。
在下跌行情初期。均量線一般隨股價持續下跌,顯示市場人氣渙散,有氣無力。行情接近尾聲時,股價不斷跌出新低,而均量線多已走平,或有上升跡象,這時股價已經見底,可以考慮伺機買進。
對設有兩條均量線們成交量圖,當10日均量線在30日均量線上方并繼續上揚時,行情將會保持上漲勢頭;反之,當10日均量線在30日均量線下方繼續下跌時,顯示跌勢仍將繼續。而均量線不論是向上或向下拐頭走勢,都預示著行情可能轉勢,是一種警戒訊號。當10日均量線與30日均量線交叉而出現移動平均線理論中的黃金叉或死亡叉時,則是對行情轉勢進行的確認,這時應配合其他技術指標一并研判,作出有利的投資抉擇。在盤局時,10日均量線與30日均量線表現出糾纏不清,而最后10日均量線向上或向下突破30日均量線,則可預示行情打破盤局的方向,是一種較為準確的突破輔助訊號。
3.功能分析
在研判均量線時,需注意均量線的波動并不提供所謂程式買賣中的買進或賣出訊號,亦不具備移動平均線那種對股價助漲或助跌的功能。均量線反映的僅是市場交投的主要趨向,對未來股價變動的大勢起著輔助指標的作用。
19.拋物線轉向(SAR)
拋物線轉向也稱停損點轉向,是利用拋物線方式,隨時調整停損點位置以觀察買賣點。由于停損點(又稱轉向點SAR)以弧形的方式移動,故稱之為拋物線轉向指標。
1.計算方法
(1)先選定一段時間判斷為上漲或下跌。
(2)若是看漲,則第一天的SAR值必須是近期內的最低價;若是看跌,則第一天的SAR須是近期的最高價。
(3)第二天的SAR,則為第一天的最高價(看漲時)或是最低價(看跌時)與第一天的SAR的差距乘上加速因子,再加上第一天的SAR就可求得。
(4)每日的SAR都可用上述方法類推,歸納公式如下:
SAR(n)=SAR(n-1)+AF〖EP(n-1)-SAR(n-1)〗
SAR(n)=第n日的SAR值,SAR(n-1)即第(n-1)日之值;
AR;加速因子;
EP:極點價,若是看漲一段期間,則EP為這段期間的最高價,若是看跌一段時間,則EP為這段期間的最低價;
EP(n-1):第(n-1)日的極點價。
(5)加速因子第一次取0.02,假若第一天的最高價比前一天的最高價還高,則加速因子增加0.02,若無新高則加速因子沿用前一天的數值,但加速因子最高不能超過0.2。反之,下跌也類推。
(6)若是看漲期間,計算出某日的SAR比當日或前一日的最低價高,則應以當日或前一日的最低價為某日之SAR;若是看跌期間,計算某日之SAR比當日或前一日的最高價低,則應以當日或前一日的最高價為某日的SAR。
2.運用原則
買賣的進出時機是價位穿過SAR時,也就是向下跌破SAR便賣出,向上越過SAR就買進。
3.評 價
(1)操作簡單,買賣點明確,出現訊號即可進行;
(2)SAR與實際價格,時間長短有密切關系,可適應不同型態股價之波動特性。
(3)計算與繪圖較復雜;
(4)盤局中,經常交替出現訊號,失誤率高。
20.逆勢操作系統(CDP)
一種極短線的操作方法,即當日內同時買進賣出。
1.計算方法
(1)先計算CDP值(需求值)
CDP=(H+L+2C)÷4
H:前一日最高價,L:前一日最低價,C:前一日收市價
(2)計算
AH(最高值)=CDP+(H-L) NH(近高值)=CDP×2-L
AL(最低值)=CDP-(H-L) NL(近低值)=CDP×2-H
則此五個數值的排列順序為(從最高到最低):AH,NH,CDP,NL,AL。
2.運用原則
找出這五個數值之后,即用前一天的行情波動來將今日的未來行情做一個高低等級的劃分,分析者可利用這個高低區分來判斷當日的走勢。研判的關鍵是開市價在CDP五個數值的哪個位置,因開市價通常由市場買賣雙方心理期望合理價的折衷后形成的,影響當天的走勢。
(1)在波動并不很大的情況下,即開市價處在近高值與近低值之間,通常交易者可以在近低值的價們買進,而在近高期的價位賣出;或在近高值的價位賣出,近低值的價位買進。
(2)在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即開市價開在最高值或最低值附近時,意味著跳空開高或跳空開低,是一個大行情的發動開始,因此交易者可在最高值的價位去追買,最低值的價位去追賣。通常一個跳空,意味著一個強烈的漲跌,應有相當的利潤。
3.功能分析
(1)CDP最適合于上下振蕩的盤局行情,選擇高賣低買的區間賺取短線利潤。
(2)對于大漲大跌的行情,尤其是沖破阻力價和支撐位時,為避免軋空或橫壓,需設停損點,防止突發性利多或利空的影響。
21.成交筆數
成交筆數分析乃是依據成交次數,筆數的多少,了解人氣的聚集與虛散,進而研判價因人氣的強,弱勢變化,所產生可能的走勢。
一般成交筆數分析要點如下:
(1)在股價高檔時,成交筆數較大,且股價下跌,為賣出時機。
(2)在股價低檔時,成交筆數放大,且股介上升,為買入時機。
(3)在股價高檔時,成交筆數放大,且股價上升,仍有一段上升波段。
(4)在股價低檔時,成交筆縮小,表即將反轉,為介入時機。
(5)成交筆數分析較不適用于短線操作。
亦可采用平均量指標研判
運用原則
平均量就是每筆交易的平均成交量,它是用來測知大戶是否進場買賣股票的有效方法,從平均量的變動情形將可以分析股價行情的短期變化,其研判原則如下:
(1)平均量=成交量÷筆數。
(2)平均量增大表示有大額的買賣,平均量減小表示參加買賣的多是小額散戶。
(3)在下跌行情中,平均量逐漸增大,顯示有大戶買進,股價可能于近日止跌或。
(4)在上漲行情中,平均量逐漸增大,顯示有大戶出貨股價可能于近日止漲下跌。
(5)在上海或下跌行情中,平均量沒有顯著的變化,表示行情仍將繼續一段時期。
(6)在一段大行情的終了,進入盤局時,平均量很小且無大變化,則表示大戶正在觀望。
22.OBV線(成交量凈額法)
OBV線亦稱OBV能量潮,是將成交量值予以數量化,制成趨勢線,配合股價趨勢線,從價格的變動及成交量的增減關系,推測市場氣氛。OVB的理論基礎是市場價格的變動必須有成交量配合,價格的升降而成交量不相應升降,則市場價格的變動難以繼續。
1.計算方法
逐日累計每日上市股票總成交(行情論壇)量,當天收市價高于前一日時,總成交量為正值,反之,為負值,若平盤,則為零。
即:當日OBV=前一日的OBV±今日成交量
然后將累計所得的成交量逐日定點連接成線,與股價曲線并列于一圖表中,觀其變化。
2.運用原則
OBV線的基本理論基于股價變動與成交量值間的相關系數極高,且成交量值為股價變動的先行指標,短期股價的波動與公司業績興衰并不完全吻合,而是受人氣的影響,因此從成交量的變化可以預測有股價的波動方向。
(1)當股價上漲而OBV線下降時,表示能量不足,股價可能將回跌。
(2)當股價下跌而OBV線上升時,表示買氣旺盛,股價可能即將止跌回升。
(3)當股價上漲而OBV線同步緩慢上升時,表示股市繼續看好,仍有榮面。
(4)當OBV線暴升,不論股價是否暴漲或回跌,表示能量即將耗盡,股價可能止漲反轉。
3.研 判
(1)OBV線系依據成交量的變化統計繪制而成,因此OBV線屬于技術性分析與屬于經濟性的基本分析無關。
(2)OBV線為股市短期波動的重要判斷方法,但運用OBV線應配合股價趨勢予以研判分析。
(3)OBV線能幫助確定股市突破盤局后的發展方向。
(4)OBV的走勢,可以局部顯示出市場內部主要資金的移動方向,顯示當期不尋常的超額成交量是徘徊于低價位還是在高價位上產生,可使技術分析者領先一步深入了解市場內部原因。
(5)OBV線對雙重頂(M頭)第二個高峰的確定有較為標準的顯示,當股價自雙重頂第一個高峰下跌又再次回升時,如果OBV線能隨股價趨勢同步上升,價量配合則可能持續多頭市場并出現更高峰,但是相反的,股價再次回升時,OBV線未能同步配合,卻見下降,則可能即將形成第二個峰頂完成雙重頂的型態,并進一步導致股價上漲反轉回跌。
(6)OBV線適用范圍比較偏向于短期進出,與基本分析絲毫無關。同時OBV也不能有效反效反映當期市場的轉手情況。
23.OBV線(成交量凈額法)
OBV線亦稱OBV能量潮,是將成交量值予以數量化,制成趨勢線,配合股價趨勢線,從價格的變動及成交量的增減關系,推測市場氣氛。OVB的理論基礎是市場價格的變動必須有成交量配合,價格的升降而成交量不相應升降,則市場價格的變動難以繼續。
1.計算方法
逐日累計每日上市股票總成交(行情論壇)量,當天收市價高于前一日時,總成交量為正值,反之,為負值,若平盤,則為零。
即:當日OBV=前一日的OBV±今日成交量
然后將累計所得的成交量逐日定點連接成線,與股價曲線并列于一圖表中,觀其變化。
2.運用原則
OBV線的基本理論基于股價變動與成交量值間的相關系數極高,且成交量值為股價變動的先行指標,短期股價的波動與公司業績興衰并不完全吻合,而是受人氣的影響,因此從成交量的變化可以預測有股價的波動方向。
(1)當股價上漲而OBV線下降時,表示能量不足,股價可能將回跌。
(2)當股價下跌而OBV線上升時,表示買氣旺盛,股價可能即將止跌回升。
(3)當股價上漲而OBV線同步緩慢上升時,表示股市繼續看好,仍有榮面。
(4)當OBV線暴升,不論股價是否暴漲或回跌,表示能量即將耗盡,股價可能止漲反轉。
3.研 判
(1)OBV線系依據成交量的變化統計繪制而成,因此OBV線屬于技術性分析與屬于經濟性的基本分析無關。
(2)OBV線為股市短期波動的重要判斷方法,但運用OBV線應配合股價趨勢予以研判分析。
(3)OBV線能幫助確定股市突破盤局后的發展方向。
(4)OBV的走勢,可以局部顯示出市場內部主要資金的移動方向,顯示當期不尋常的超額成交量是徘徊于低價位還是在高價位上產生,可使技術分析者領先一步深入了解市場內部原因。
(5)OBV線對雙重頂(M頭)第二個高峰的確定有較為標準的顯示,當股價自雙重頂第一個高峰下跌又再次回升時,如果OBV線能隨股價趨勢同步上升,價量配合則可能持續多頭市場并出現更高峰,但是相反的,股價再次回升時,OBV線未能同步配合,卻見下降,則可能即將形成第二個峰頂完成雙重頂的型態,并進一步導致股價上漲反轉回跌。
(6)OBV線適用范圍比較偏向于短期進出,與基本分析絲毫無關。同時OBV也不能有效反效反映當期市場的轉手情況。
24.逆時鐘曲線
它是利用股價與成交量變動的各種關系,觀測市場供需力量的強弱,從而研判未來的走勢方向。在圖表上繪出一逆時鐘方向的線圖,故稱之逆時鐘方向曲線。
1.繪制方法
(1)以數學的座標繪制逆時鐘方向曲線,垂直縱軸代表股介,水平橫軸代表成交量。
(2)周期參數:期間的長短,因個人操作不同而異。通常采用的期間為25日或30日(6周)。
(3)計算股價和成交量的簡單(算數)移動平均值。如采用25日的周期參數時,須計算其股價(或指數)的25日簡單移動平均價及成交量的25日簡單移動平均量。
(4)座標的垂直縱軸為移動平均價,水平橫軸為移動平均量,兩者的交叉點即為座標點,座標點間的連線呈逆時鐘方向變動。如果我們以具體的方法說明,定Y軸為股價,X軸為成交額,且在圖表中記下25天的移動平均點。假設某一天25日的移動平均股價為加權指數312點,移動平均成交額500萬股,我們就可將之記錄在座標上,兩者相交于一點,如此每天記下交叉點,即可描繪出逆時鐘曲線。
2.運用原則
(1)逆時鐘曲線走勢變動的三種局面:
①上升局面
股價隨著成交量的增加而增加,逆時針方向曲線的走勢由下向右或向上轉動
②下降局面;
量價同步下降,逆時鐘方向曲線走勢由平轉下或右上方朝左轉動
③循環局面。
量價是同步上升,后同步下降,逆時針方向曲線走勢由下向右上,左上,左下循環
(2)逆時鐘八角圖:
逆時鐘曲線可構成完整的八角形,有八個階段的運用原則:
①陽轉信號:股價經一段跌勢后,下跌幅度縮小,甚至止跌轉穩,在低檔盤旋,成交量明顯的由萎縮而遞增,表示低檔接手轉強,此為陽轉訊號。
②買進訊號:成交量持續擴增,股價回升,量價同步走高,逆時鐘方向曲線由平轉上或由左下方向右轉動時,進入多頭位置,為最佳買進時機。
③加碼買進:成交量擴增至高水準后,維持于高檔后,不再急劇增加,但股價仍繼續漲升,此時逢股價回檔時,宜加碼買進。
④觀望:股價繼續上漲,漲勢趨緩,但成交量不再擴增,走勢開始有減退的跡象,此時價位已高,宜觀望,不宜追高搶漲。
⑤警戒訊號;股價在高價區盤旋,已難再創新的高價,成交量無力擴增,甚至明顯減少,此為警戒訊號,心理宜有賣出的準備,應出脫部分持股。
⑥賣出信號:股價從高檔滑落,成交量持續減少,量價同步下降,逆時鐘方向曲線的走勢由平轉下或右上方朝左轉動時,進入空頭傾向,此時應賣出手中持股, 甚至融券放空。(若可能的話)
⑦觀望:成交量開始遞增,股價雖下跌,但跌幅縮小,表示谷底已近,此時多頭不宜再往下追殺空頭也不宜放空打壓,應俟機回補。
3.研 判
逆時鐘方向曲線的變動在說明多頭市場至空頭市場的量價關系,由供需的變化中,顯示多空力道的強弱,提供買賣時機,此方法對于底部的確認特別有效。逆時鐘方向曲線是采用移動平均價和移動平均量制作出的線路,移動平均雖具有圓滑訊號的功能,但在本質上移動平均屬于時間落后的方式。
移動平均的走勢,通常有落后股價波動的傾向,因此逆鐘方向曲線的走勢,一旦發生變動轉向,有落后股價的趨勢。所以使用逆時鐘方向曲線分析行情,研判買賣時機,須配合其它買賣指標,只將其作為輔助性的指標,用以研判大趨勢。這樣才更能發揮逆時方向曲線的功能。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