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入價值陷阱也向來是任何價值投資者大虧的根源,價值陷阱主要有兩大類,面對正常的價值估值,第一類是看似很低實際上很高;第二類是確實很低但還能更低。以下是對這兩類價值陷阱的具體分析。
第一類看似很低實際上很高,投資者買入低價資產或買入較低市盈率的企業股票后,但卻發現該資產的價格和市盈率倍數卻長期保持持平甚至下降。在投資上,價值陷阱是指表面上估值(巿盈率、巿凈率)低但實質昂貴的股票,這種變化是由于基本面的微妙轉變開始的。而引起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周期性業績高點滑落、短期爆發過后的業績停滯、盲目擴張后急速萎縮等等因素引起。例如鋼鐵股在牛市沸騰時期往往市盈率都不高,而且各項指標看似都很健康,但周期性決定了市盈率低點卻有可能是市場價格的最高點。還有一些成長股追逐者,往往在成長鼎盛時期較低估值時候誤認為其成長會永續,從而墜入了價值陷阱。
第二類確實很低但還能更低。作為巴菲特價值投資的“信徒”,得克薩斯達拉斯市對沖基金圣特爾資本(Centaur CapitalPartners) 阿什頓解釋過這種類型的價值陷阱:“由于沒有足夠大的購買群。這樣的公司就有可能永遠被低估,直到它的增長率為負為止,那時候它們將更加被低估。這種被不斷低估的風險在價值圈理論中就被稱為”價值陷阱“。”A股投資者可以觀察到,我們的銀行股,過去始終沒有出現大家擔心的基本面大問題,并且業績還是逐年上升的,但即使這樣,股價低迷也使不少投資人很受傷,十倍市盈率止不住,八倍、六倍,一直殺到4倍市盈率,并且不少銀企破凈。
阿什頓的理論,“股票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有購買群體的,一是沒有購買群體的。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就是屬于沒有購買群體的,在股價已經很高的情況下,從內在價值角度來看它還是非常廉價的,甚至是以80%的折價交易。”所以,我們有可能長期陷入這種價值陷阱的泥潭中去,一旦是重倉遭遇這樣的困境,便會造成若干年的投資業績受損的可能!
現在我們已經基本了解價值陷阱的兩種形式,利用我們已知的深度價值理論,如何躲開價值陷阱呢?
1.部分減少估值依賴:在所持企業有一定比例獲利后,運用我們深度價值的“三步減倉賣出”的理論其中的第一步減倉之功效,不管估值高低,如果股票價格有過不錯的漲幅之后,就要考慮進行起碼是第一步的減倉,比如獲利50%左右的10-30%的小部分減倉,這部分減倉只以自己較為滿意地收益為目標,而不考慮估值因素,這就是為了部分性的避免未來價值陷阱的出現可能。是避免我們投資人“估值盲區”產生巨大危害的一道保險。同樣,在買入時候永不滿倉,嚴控股票倉位,也是對我們“估值失誤”可能性發生的一種緩沖行為。
2.選股謹慎避開熱門:選股盡可能避免高速成長過后的熱門明星股,阿什頓總是投資于那些成長速度并不是那么快或者價值沒有被低估太高的股票,因為在阿什頓看來,這樣的股票會吸引眾多的深度價值投資者。而熱門明星成長股看似很誘人,但正因為追逐的人過多,且盲目崇拜那些具有壁壘、經營特權、能改變世界、高速成長的偉大明星企業,卻很有可能掩蓋了其間常人無法察覺的“價值污點”和“估值盲區”、以及“成長隱患”!
3.嚴苛估值綜合考量:首先要求估值要有深度,其次要綜合各種因素考察估值。因為針對盈利的估值有很大欺騙性,資產屬性的估值雖可顯示其價格錯位,但無法的得到關于收入或者回報的一些信息。如果綜合考量行業企業的歷史業績的發展和股東回報穩定的情況,就可以全面了解企業的低估值程度。
4.組合配置倉位控制:組合配置的要點是分散交錯配置,雖然組合形成是自下而上的結果,但我們必須克制買入的沖動,即不在同一屬性的行業中過大比例的配置,最好適當選擇那些略有有對沖性質的行業。并且限定整體股票和單個行業、股票的最大持有倉位。
5.加強場外收益實現:擺脫單純依賴二級市場的價格漲跌實現交易差價收益,利用選擇持續長年高分紅企業,來實現場外的收益實現。我們都知道價值投資買股票要像生意人買企業股權一樣,這樣就要求我們擺脫二級市場購買股票的大眾習慣性看法,保持我們獨特的眼光,即利用實業企業經營的常識性眼光去選擇或購買企業股權,并積極重視持久性的高股息回報。只有實現二級市場外的不斷收益實現,這樣才有可能擺脫二級市場內的眾多不利估值提升因素的束縛。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深度價值躲開價值陷阱的方法歸根結底就是將保守思想貫穿始終,即滲透在投資過程各個角落的保守化投資。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