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KDJ
問什么關注KDJ,其實很簡單,因為用普通看盤軟件的人太多,用KDJ看的人太多,筆者曾和一個老操盤手聊起操盤手法,在吸貨區域,他喜歡連續光頭小陽線拉伸,連續光頭小陽線能夠讓KDJ快速達到高位,然后開始砸盤,使得KDJ出現死叉,很多技術流股民都會在KDJ 高位死叉時拋出,這樣能夠比較快的吸足籌碼。下跌情況下,也往往利用KDJ的金叉來騙技術流投資者搶入,自己出貨。
二、 MACD
關注的原因和KDJ是一樣的,很多股民會在MACD紅柱消失,綠柱產生后賣出股票,但任何一個操盤手都深知股民在買賣股票完畢以后的第一反映是后悔,所以就算自己要出貨,也會在MACD出現賣第二根綠柱的時候做小反彈,騙前一天賣出的股民在后悔不及中空翻多,很多股民高位套牢往往是在這個時候。
三、 DDX等大單追蹤指標
這是大智慧LV2指標,因為買大智慧LV2的人太多,估計有十幾萬之多,DDX簡單來說就是對大單的追蹤,因此在股價高位時,有些操盤手會往往自掛大單對倒,導致DDX等大單跟蹤指標發生反映,吸引股民去追,然后順利高位出貨,這種情況經筆者了解經常發生在上漲行情的末期,操盤手處于前期被套或者前期建倉價位偏高,有感覺行情不好,為吸引人氣,經常運用這種方法。
四、 “多空概率”指標
該指標是“博爾證券量化交易系統”的核心指標,指標名字比較怪,因為是外國人發明的,如同艾略特波浪、江恩方陣。由于該系統是舶來品,因此這種操盤手法多用于海歸的短線操盤手,他們往往利用量化交易系統算概率,在上漲概率大于68%時開始買股,一直買到上漲概率大于95%時,開始加大買單量,然后在市場上制造強烈的反彈預期,接著繼續計算概率,如果上漲后計算出下跌概率達到68%時,他們開始少量拋出,直到算出下跌概率達到95%時,開始砸盤。可能是舶來品不為大眾所知,這些人往往的短線操盤每每成功,筆者所知道的幾個操盤手往往幾周就能進賬一兩套高端房產,不失為最簡單、最賺錢的指標。
五、 “資金標槍”
該指標據傳是來自于臺灣,采用量比與內外盤的關系而計算得出的指標,雖然并不是贏富數據之類的看席位,但是其有效性明顯高于贏富數據,這是因為贏富數據只是顯示出了資金的變化、但是卻沒有進一步深入分析,而一般老百姓又根本無力去分析,而該指標直接卻對資金的來龍去脈給了明確分析。在這個指標中,有兩個選項,分別是正向資金和負向資金,而部分操盤手就是利用“負向資金”來進行操盤。當負向資金做多,他們就做空、當負向資金做空,他們就做多,長期以往也是收獲頗豐。
六、 DMI傳統指標
DMI是一個很多投資者都知道的傳統指標,目前一部分操盤手(多數都是94年之后入市)依舊在使用這個傳統指標進行操作獲利。該指標的通常使用是:+DI上行、-DI下行,ADX中途轉折表明趨勢要逆轉。但是筆者與運用該指標獲利的操盤手聊下來發現,他們并不是這樣使用,而是根據該指標的最高價或是最低點能夠改變ADX指標數值的特性而通過制造上下影線從而影線跟風者。例如盤中突然將價格打低很多,收盤卻上漲,這個時候ADX指標數值會顯示趨勢將逆轉,跟風者會開始涌入,而做盤者利用此機會大肆出貨,反之亦然。
總結整理上述只言片語的交流心得之后,筆者發現在眾多機構中,真正長期穩定獲取盈利的手法竟然只有兩個極端,其一是玩轉傳統指標,如KDJ、MACD等,其二是采用市場中使用的人很少、并且是來自于海外或是相對成熟的市場的最新舶來品。其實所有指標說白了,都是指標,每個指標都有其利弊,而對于我們一般投資者而言,如果沒有機會接觸海外的最新技術,那么玩轉傳統指標同樣具有較多的獲利機會的。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