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價位概念:魔鬼價位共包含7個阻力區間,在實際走勢當中,各阻力區間對于上升趨勢而言,其所造成的賣壓是各不相同的。
在圖示2-1當中,每一阻力區間都是由兩個阻力價位構成,前者為預警價位,后者為關鍵價位。
預警價位:提示您價格己接近阻力區域。
關鍵價位:市場較大拋壓點,以收盤價為準。
當價格由低位升至或接近相應的阻力區間時,市場會產生一定的賣壓或震蕩,其波動的幅度由上升趨勢的強弱和相對應阻力區間的特性所決定。
魔鬼價位理論
魔鬼價位的定義與定性:
第一區間:價格由低位上升遇到的第一個阻力區間,其關鍵價位稱為牛皮位。之所以稱“牛皮位”,當價格升至此價位時并未確任升勢,有可能處于階段性底部的調整或弱市中的反彈。
對于形態較弱、盤面松散或弱市反彈的走勢,應引起注意,此價位有可能為階段性頭部。
對于形態較強、盤面緊湊或強勁上沖的走勢,應引起注意,此價位為以后升勢的起步點,少數強勢的有可能直接或跳空越過此價位。
第二區間:價格由低位上升遇到的第二個阻力區間,對于較弱的升勢,應注意此位。
第三區間:價格由低位上升遇到的第三個阻力區間,其關鍵價位稱為“波段位”。因為此價位處于起算點——第七區間的1/2 處(圖示2-1) ,所以該價位十分重要,其作用力度僅次于“黃金賣點”。很多莊家易在此位置洗盤或震倉,其調整幅度較一、二阻力區間大,時間較長。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價格在此區間出現拋壓反應時,可適當考慮將已獲利的頭寸暫時賣出,待其充分調整后,在適當的價位抓回。
第四區間:價格由低位上升遇到的第四個阻力區間,對于在此位之前,上升速度或拉生力度明顯變緩的品種需注意此位。
第五區間:價格由低位上升遇到的第五個阻力區間,其關鍵價位稱為“左肩位”,此處易形成“頭肩頂”之“左肩位”。當價格升至此價位時,上升趨勢已接近尾聲,因為此價正處于起算點——第七區間的3/4處(圖示2-1),上升能量已近衰竭。但在此時參與者是最不理智的時侯,心理已接近瘋狂,踏空者、貪婪者、短線客蜂擁而入,而莊家和一些先知先覺的投資者已開始在悄悄派發,價格因此震蕩回落。
第六區間:價格由低位上升遇到的第六個阻力區間,其關鍵價位便是“魔鬼價位”之“黃金賣點”。黃金賣點是魔鬼系列價位中最要的價位,其表現為70%-80%的品種在此區間觸頂回落、折頭而下,形成中長期的頭部。
但“黃金賣點”在升勢中并非是一定可見的,這一點十分重要。很多投資者對此容易產生錯誤認識,對此必須更正。價格是否能見“黃金賣點”,這點主要在于上升趨勢的強弱,只有30%-40%升勢較強的品種才能觸及魔鬼價位,而其中多數品種在此會出現深幅回落甚至形成頂部。所以說,一旦發現您的持有品種現在正處“黃金賣點”區域時,就必須警惕了,若發現不好應立即拋出。很多數情況下您可能并未注意,因在此之前您使持有品種一直在上漲,并且升勢十分強勁,很難想象升勢會出現終結。但往往就在這時,股價已觸及了“黃金賣點”,起初價格的回落并未引起您的注意(圖示2-2),一旦下跌以超過20%才引起您的驚慌,但這時發現已經遲了。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要經常對手中升勢較好的品種測算一下,做到心理有數,這樣可以規避不必要的風險。
另外,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也是相當重要的。就是當您準備買入一只升勢較強的品種時,一定要留心這個品種是否即將觸及“黃金賣點”,或者距黃金賣點還有多大空間。這樣可以使您避開市場潛在的巨大風險,但又不放棄潛力股。倘若沒有注意,有可能您便接了莊家最后一棒,其后果可想而知。
第七區間:價格由低位上升遇到的第七個阻力區間,其關鍵價位便是“魔鬼價位”之“風險賣點”,此處為真正的能量變盤點。
從理論模式上講它是相對應級次升勢的結束點,當對應收盤價有效突破該價時,趨勢將演變為更高級次的上升趨勢,這時需要更高級次的風險賣點去制約它。但反之,便是一個小級次上升趨勢的結束點。
多數情況下,升勢強度一般的品種很難觸及“風險賣點”,基本在“黃金賣點”便回頭了。但是一些升勢較強或極強的品種能觸及該價位,甚至穿越“風險賣點”。一旦價格成功突破“風險賣點”,其品種的上升能量有可能發生突變,也就說一個更大的級次的升勢有可能來臨。
那么怎么判定自己持有的品種是否成功突破“風險賣點”呢,成功突破的含義在于突破的有效性。
譬如,我們按日資料計算,某個品種的“風險賣點”在15.8元。而當日這個品種的最高價刷破“風險賣點”,最高沖至16.1元。那么這算不算破呢,此時還不能確定,關鍵要看收盤。結果這個品種當日收盤穩穩落在15.8元,依此來看,只能看成是虛破,而沒有實破(收盤)。虛破不具備有效性,只有實破(收盤)才具備有效性。但通常為了把握起見,我們把成功突破“風險賣點”的含義定為:
所采樣周期(月、周、日、時)對應數據的收盤價有效突破其“風險賣點”價格的2%為成功突破“風險賣點”。
所謂的采樣周期就是在數據采樣計算時所采用的K線周期。譬如,您用日K線資料計算的“風險賣點”,那么采樣周期就為日,所參考的收盤價就為日收盤價。若用周K線資料計算的“風險賣點”,那么采樣周期就為周,所參考的收盤價就為周收價。
我們再回到前面所舉的例子,即用日資料計算的“風險賣點”為15.80元,若想成功突破其“風險賣點”,則日收盤價應突破15.8*(1+2%),即應突破16.12元。正常而言,即使價格成功突破“風險賣點”,但之后多數品種要出現大幅回震。而這種回震的幅度通常與趨勢的強度相關,但多數品種都要回踩“黃金賣點”后才能繼續拉升。一些升勢極強的品種也要回踩“風險賣點”之后才能繼續下一段上升行情。
但莊家有可能以此來反作,即運用騙線。在價格成功突破“風險賣點”之后出貨,大幅砸盤。
為了辨別真偽,我們通常用以下方法判斷。
1、回落速度越快的品種,后勢愈弱。回落速度越慢的品種,后勢愈強。
2、在6個交易時間(根據采樣周期而定,即用周K線采樣的,交易時間用周。日K線數據采樣的,交易時間用日,其他以此類推)之內,下落砸破“黃金賣點”區域的,即有可能前期突破為莊家騙線。下跌速度愈快,可能性愈大。
3、在6-8個交易時間回調過程中仍未擊穿“黃金賣點”區域的,有望繼續拉升。
4、在11-13個交易時間回落未擊穿“黃金賣點”區域的,后勢看強。
5、市場觀察期從趨勢最高價算起,不低于6個交易時間。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