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之中操作,常可以聽到“逢高派發,逢低吸納”的說法,具體到個股都有它們的高和低。而就運用“高拋低吸”手法操作而言,要有一個整體觀,尤其是逢低吸納個股之時,整體觀更要強。因為大多數投資者在操作時,都以低吸為主,相對來說追漲的并不多,即使是追漲,投入的兵力也有限,許多中小投資者只有認為某只股在底部時,才敢于全倉而入。這里要有個整體觀的加強,來確保投資者介入的安全性。
整體觀就是投資者不要單看一個股某一時段是否筑底,而是要將該股的K線圖打開,觀看其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走勢。例如某只股在15元區域進行了長達3個月的筑底,此間大盤上揚而該股未有所動,有投資者會認為該股正在進行筑底,而且還很標準,便準備全倉而入。但打開該股半年的走勢看,發現該股半年前從5元啟動,最高在3個月前沖至20元后回落至15元整理,此時投資者便要注意三個問題:一、如果該股上揚的確是因為有實質性的重組動作,公司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那么沖至20元后在15元整理,確有筑底可能。二、如果該股在從5元攻擊至20元后,在此反復震蕩并放天量,下行時也有放量,跌至15元后縮量整理,且該股上揚并未有實質性重組或業績較大增長的支撐,可認為該股在15元區域整理有一定底部味道。因為即使該股是純炒作上行,但在20元處有過較大換手,主力高位減倉不少,下行時也放量,說明主力一路派發,而跌至15元便止跌,說明市場對股價有所認同,新主力也有可能介入,15元的股價風險相對較小。三、如該股未有實質重組動作,股價上升至20元后轉入回調又未放量,那么這只股票即使在15元整理相對風險也比較大,因為該主力未在20元派發,在15元派發也有兩倍左右的利潤,而此時其他主力絕不會貿然介入這只主力仍在其中又有兩倍升幅的個股,這樣看該股在15元區域的橫走并不一定是筑底,風險比較大。
在市場中操作眼光要放遠一些,擇股尤要如此,不要只看某只股近期走勢,還要看其全貌。筆者了解,部分股民在20多元介入上海梅林,在30多元介入綜藝股份,并非追漲,而是在其沖高回落后介入,但仍然被套,就是因為未看這些股的啟動位,介入時整體觀不強。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