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漲殺跌這個詞經常見諸報端,常常作為中國股民同中國股市不成熟的一個代名詞。其實追漲殺跌作為股市操作的一個重要技巧,本身是無可非議的。你帶著自己的血汗錢進到這個市場,不是為了博得一個“成熟”的美名———況且,成熟與否也不是大小股評人士有資格下判斷的———你進來是為了賺錢的,只要是能夠讓你賺錢的技巧,就是有用的技巧,就是好的方法。
今天我們談這個問題有兩層意思:第一,追漲殺跌技巧性很強,把握好并不容易,也不是唯一有用的技巧;第二,殺跌未必追漲,但追漲一定要殺跌。先說追漲,也有兩種情況,一是當天追漲,股價已經漲了五六個點或更多,這時追進去就是短線追漲;二是股價已經漲了一段時間,走勢很強,底部起來已經有30%或更多,這個時候追進去也是追漲,是中線追漲。追漲的理由很充分,不論中線還是短線,漲得好就說明現在的走勢很強,追強勢股自然是不錯的。但追漲的風險也很大,關鍵在于不知道它能漲到什么地方,到什么位置可能回調甚至出貨。所以說追漲技巧性很強,什么情況下能追,什么情況下不能追,都是很有講究的。比如說,弱市中短線追漲往往被套,因為弱市里大部分股票的行情只有一天,當天追得高了,第二天多半沒有獲利出局的機會;相反,弱市中中線追漲比較可取,能夠在弱市中保持強勢的股票不多,但這種強勢反而可以持續,比如春節前的阿城鋼鐵,什么價位追進去都能獲利。但一般人的誤區也在這里,弱市中這樣的股票反倒不敢追。我就聽說過有一位大戶專追漲停板,幾年下來獲利頗豐,但他追漲很有自己的一套,其他人用這套方法未必行得通。就我自己來講,我是不追漲的,安全第一,思想保守。因為我曾經專門追漲,吃了大虧,被迫轉向保守。
再說追漲必須殺跌。道理很簡單,因為你追漲,下跌的空間自然大一些。尤其中線追漲,莊家獲利豐厚,隨時可能出貨,這個時候不殺跌怎么辦?出貨的莊股跌個50%太普遍了,而且跌下去就很難再起來,這種時候不殺跌就等于自殺。所以,追漲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務必先設好止損位,不能只憧憬獲利的美妙。殺跌也有講究,不是一跌就殺,震倉、洗盤也是常見的,問題在正確區別震倉與出貨很難,所以,很多人是硬性止損,即預先設定價位或百分比,到這個位置就堅決出局,不管它是震倉還是出貨。我的經驗,大盤一波大行情起來之后,起領頭羊作用的領漲板塊在行情轉折之際就是殺跌的首選,比如5·19行情的網絡股板塊、高科技板塊,如果在這個板塊追漲,行情一旦轉折,就要毫不猶豫堅決殺跌。比較難處理的是為數不多的超級強莊股,如康達爾、南通機床之類,如果追漲正好追在平臺附近,進去之后既不大漲,也不大跌,這就比較麻煩。平臺之后可能大漲,也可能大跌,進退兩難。我的意見,還是早點出來為好。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