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肩底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底部形態,往往預示著市場實現了階段性止跌,此后有望展開一輪反彈走高的行情,因此形成該種形態后往往會成為支撐市場信心的標志。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隨著股指的不斷變化,是否是頭肩底并不容易判斷,并且有的還會演繹成為其他的形態,所以必須綜合成交及以往的走勢特征進行綜合分析。
一般而言,頭肩底的主要特點是前期大盤從高位回調之后再搭建一個平臺,之后股指再度加速下探走低,受到多方的抄底操作影響股指再度快速拉升,而由于有獲利回吐的壓力,使得股指再度開始調整,如果右邊調整也是平臺格局,就形成頭肩底形態。其內在理論基礎是在前期的平臺(也就是所謂的左肩),多空處于基本平衡的格局,但為了誘空或者吸籌,空方展開了最后瘋狂的殺跌,形成新的破位;當力量枯竭的時候,多方強力反撲,股指迅速回升至前期左肩平臺附近的位置上;由于有相對較多的解套壓力,又使得空方拋壓增大,導致出現調整走勢。
可以看出,所謂的頭肩底中的“頭”是倒轉過來的,也就是其下跌并非市場本身有下跌的要求,而是為了引發恐慌進行吸籌;而回到前期平臺的時候,必然有部分解套盤涌出,遲滯市場的反彈,導致股指再度橫盤。因此,右肩是消化獲利籌碼,提高市場平均成本,減輕未來上漲壓力的過程,所以很多投資者將市場在右肩時看成是逢低參與的機會。
需要指出的是,所謂的頭肩底技術形態并非都有機會,也有失敗的時候,投資者在選擇此類個股機會的時候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選擇那些基本面良好、有長遠發展前景的品種作為參與的對象。因為即使短期的參與失敗了,從長期來看成功概率依舊較大,并且此類個股往往是長線資金關注的對象,只要調整到一定位置,就會有相當多的資金逢低買入參與;其次,選擇個股的時候,應關注那些右肩略高于左肩并且有明顯放量的個股品種。因為這意味著該股的反彈力度大,并且盤整中放量意味著參與資金充足,因此后市值得看高;第三,要注意的是,所謂的“肩”的位置(即橫盤整理的平臺)不應太長,其時間在兩周附近,太長時間橫盤的個股要注意其中的風險;第四,向下突破探底的時候,其下跌的幅度不應太深,反彈的時候力度要大于下跌的速度。
同樣,與任何技術操作技巧一樣,選擇用頭肩底形態選擇個股操作的時候,也要注意風險控制,一旦失敗了要注意及時止損。如果右邊平臺盤整的時間過長,往往意味著新的下跌會來臨,此時就應及時出局,以避免更大的損失。因為頭肩底失敗后后市下跌的空間會更大,有的還會創出新低。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