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股民而言,把握住熱點板塊,才能在這場翻身仗中有所建樹。在此,筆者歸納出六大路徑。
路徑一:高送轉成為中報焦點
高送轉向來是中報和年報最受關注的話題,去年中聯重科(000157)、東方園林(002310)披露了高送轉分紅預案后,股價漲幅超過50%.今年剛剛開始的中報披露中,也有部分公司公布了高送轉預案,其中恒源煤電(600971)擬以每10轉12.8股、興蓉投資(000598)計劃10轉10股派1元現金、華麗家族(600503)擬10送6派0.7元。
在高送轉預案的刺激下,恒源煤電7月14日漲停,15日再漲4.94%.不過,興蓉投資和華麗家族推出高送轉預案后的走勢并不如意,均沖高回落。分析人士認為這兩只個股短線漲幅明顯,高送轉預案的出臺導致獲利資金借利好出貨。所以對投資者而言,找到有高送轉預期、同時股價剛剛啟動的個股提前潛伏很重要。
掘金秘訣:投資者要用“三高”標準挑選個股,即選擇那些未分配利潤、資本公積金、股價都比較高的。其次,如果去年利潤沒怎么分配,今年也有可能高送轉。另外,中小盤股中總股本在5億股以下,股價在30元左右,除權之后股價在十幾塊錢的公司也有較大可能實施高送轉。
路徑二:低估值藍籌價值凸顯
目前,受市場資金整體緊張的拖累,今年上半年大盤藍籌股表現較為低迷,其中保險股板塊平均下跌12%,領跌大盤藍籌股,券商股也小幅下跌。與同期中小盤板塊因高估值下跌不同,大盤藍籌板塊普遍估值較低,比如銀行股市盈率不到10倍,保險A股價格較港股大幅折價等。近期隨著整體市場轉暖,低估值藍籌逐漸獲得資金關注,股價也穩步上行。
掘金秘訣:筆者認為,對于長線投資者而言,大盤藍籌目前已經具備了分步買入的價值。一是證券板塊。從券商公布的1-6月財務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上市券商實現凈利潤145億元,同比增長8.5%,較一季度同比下降20%左右的狀況大幅好轉。二是保險板塊。目前整個保險行業增勢良好,近期加息對于保險行業的正面影響遠大于負面影響。三是銀行板塊。筆者認為,從農行、深發展(000001)等公司中報預告看,銀行業中期業績存在小幅超預期的可能。銀行中期業績超預期將會引來一輪市場反彈,反彈持續性和幅度將取決于資金面和業績超預期的程度。
路徑三:政策利好水利和物流股
對于板塊的機會,我們也不能忽視政策的力量。水利建設的重大利好消息促成水利股近期表現強勢,而運輸物流方面的利好同樣也成為板塊個股的催化劑。
一是水利股。筆者看好下半年水利水電的投資機會。水利水電受“1號文件”和“十二五”規劃的支持,有望實現年均4000億元的投資規模,農田水利建設將大規模興起,行業龍頭將受益于水利水電建設投資的加速。不過在短期大漲之后,目前追高也有風險。股價能否長期持續上漲,還需觀察相關投資對公司業績的實際拉動情況。
二是物流股。近期管理層認為,發展物流業,可以促進其他產業發展,振興物流業的措施不但要迅速出臺,而且要令出必行。相關講話加強了市場對于未來物流政策細則推出和落地的預期,受此消息刺激,近期物流板塊集體走強。
掘金秘訣:筆者長期看好“十二五”期間物流行業的發展。二級市場上,投資者可從以下三個角度尋找投資機會:跟隨政策脈動選股,下半年煤炭物流專項政策有望出臺,相關受益個股值得關注;緊跟整合之路選股,可關注受益于物流稅收政策的公司以及具有土地資源儲備的公司;跟蹤優秀物流服務商選股,可關注估值處于低位的相關個股。
路徑四:新股活躍打新復蘇
在眾多實現“翻身”的板塊和個股中,新股無疑最能體現“咸魚翻身”的含義。自市場反彈以來,新股無論是首日表現,還是上市之后的表現都可圈可點。
統計顯示,7月以來上市新股平均漲幅超過90%,打新年化收益率平均達到106%,而6月份打新還曾是負收益。受賺錢效應刺激,逾千億元資金再度回流一級市場,一級市場單周打新資金重回2000億元之上。
掘金秘訣:新股的火爆再度吸引了市場的目光。進入7月以來,基金打新態度明顯積極。業內人士認為,從最終基金獲配的次數和同期發行的個股數量來看,基金近期打新出現回暖之勢。目前,一級市場仍是一個有利可圖的市場。盡管經歷了前期破發的挫傷,市場一度極為低迷,但多數資金只是選擇“觀望”而非徹底退出,只要賺錢效應顯現,機構及散戶的申購積極性會很快被激發。
路徑五:創業板打響翻身仗
在7月的市場中,創業板指數一路領漲,成為反彈的開路先鋒。筆者認為,后市創業板的機會依舊值得關注。
掘金秘訣:創業板和中小板在今年上半年領跌市場。隨著中報大幕的開啟,筆者認為創業板有望借機繼續翻身之旅。創業板的反彈明顯受到業績的支撐,從反彈幅度居前的個股一季度業績來看,64只反彈超20%的個股中52只一季度凈利同比正增長,占比超過81%,38只個股同比增速超過30%.從市盈率的角度來看,經過此輪反彈后市盈率(以去年凈利潤計算)低于50倍的個股仍有33只,占比超過50%.在中報業績看好的情形之下,中小板和創業板指數不斷受到市場資金的集中攻擊,連續走強,市場再現“二八”分化的投資格局。在操作上,中小市值的成長股、業績大增并有高比例送股的股票,存在階段性的交易機會。
路徑六:股東增持再掀高潮
7月份,上市公司大股東也加大了對自己公司增持的力度。在市場的反彈中,這一舉措如虎添翼,更為相關公司帶來了上漲機會。
據統計,7月以來,僅僅半個月時間,滬深兩市已有35家上市公司發布了股東增持公告,累計增持數量達1.36億股,涉及金額達13.85億元。而6月份全月的增持數量僅有1.05億股,涉及金額為15.3億元。
在股東增持的表象背后,投資者最為看重的還是大股東的增持動機。與“作秀”、“為再融資護航”、“鞏固控股權”等因素相比,大股東出于對上市公司前景看好所進行的單純增持行為顯然更具誠意,也更易獲得投資者的認可。
掘金秘訣:通過對2000年以來公司股東增持現象的研究,筆者發現在增持的三類股東(個人、公司法人、高管)中,高管增持上市公司股票能夠產生非常顯著的超額收益,并且超額收益平均能持續一個季度以上,尤其是高管增持比例占流通股本0.03%以上的個股。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