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說,股價長期進行沒有趨勢的振蕩整理所形成的價格圖表就是形態。事實證明,這些形態本身雖然不能給投資者創造利潤(基本是浪費投資者時間),但卻可以幫助投資者預判未來趨勢的運行方向。在逃頂的過程中,形態的利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技術形態在逃頂的用法主要有三種:1、用“技術形態目標位”預測頂部很多形態本身具備測量功能,例如雙底、三重底、頭肩底等,如果在大趨勢不變的情況下,這些形態的目標位往往就是反彈的頂部。
如深成指在19600點下跌后,構筑了一個W底。按照技術形態目標位來預測頂部,可這樣計算:用2007年12月11日的高點(17222.22點)與12月3日的盤中最低點15189.42點之差,是此后反彈的幅度,用17222.22點加上這個“反彈的幅度”即為未來頂部的點位。用公式可表達為:頂部點位=17222.22點+(17222.22點—15189.42點)=19255.02點。2008年1月14日到達基本目標位(僅相差35 點),當日最高點位為19219.89點,即為這波反彈的頂部(如圖1)。
2、通過“技術形態壓力區”預測頂部技術形態形成的時間越長,成交量越大,對后市反彈所形成的壓力越大,如果反彈時股價一旦難以突破形態壓力區而回返,壓力區一帶便自然形成了“頂部”。
例如,深成指自2008年1月14日的19219點跌下后,在3月下旬和4月初,在13888點一帶橫盤整理,形成了一個交易密集區,這一技術形態對于2008年4月22日以后的反彈,成了“壓力區”。然而,盡管這波反彈借助降低印花稅的重大利好強勁反彈,但當反彈到達13888點一線時,遭遇前期形態壓力區的強烈阻擋,多日沖擊未果,最后折返。它上沖“犧牲”的“高地”便形成了新的頂部。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