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流通時代的來臨,一些新的市場法則將在全流通時代顯山露水,并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關注和重視。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在全流通諸多市場變化中有三大市場法則值得重視。一是指數法則;二是并購法則;三是國際法則。
A股估值走向平衡
據最新統計顯示,2010年全年涉及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共有683家,合計解禁股數為3829.90億股,為2009年的54.12%;合計解禁額度為57480.24億元,比2009年增加16.77%,占A股總市值的25.62%.可見,涉及的上市公司屬于高價股的居多。到2010年底,限售股僅占到A股總股本的10.10%,A股市場接近全流通的狀態。
業內專家認為,2010年A股市場基本實現全流通,限售股解禁打通了產業資本在金融市場兌現資產溢價的渠道,在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相互作用下,A股市場的估值中樞逐漸下移,在估值體系上達到一個平衡點。
三大法則值得關注
國盛證券認為,全流通市場將呈現出與非全流通市場不同的特點:首先,股份的流通范圍擴大,市場供給格局將發生改變,持有解禁限售股股東將在一段較長時間內成為籌碼的重要供應者;其次,全流通背景下,個股分化將加大,優質企業將被更多投資者追捧,而劣質企業被淘汰的速度將加快。因此,一些新的市場法則將受到追捧。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在全流通諸多市場變化中有三大市場法則值得重視。一是指數法則;二是并購法則;三是國際法則。
一是指數法則。首先,隨著全流通時代的到來,上證綜指的痼疾將得到根治。上證綜指在計算公司市值時,使用"總股本×股價"的方法,但A股一些公司的股票并非全流通,使上證綜指無法全面反映投資資金的真實盈虧水平。這也就是市場流傳的"只賺指數不賺錢"的情況。如果實現流通,這種現象將得到有效解決。其次,今年市場最大的一個變化和亮點就是股指期貨將推出,股指期貨將改變中國股市單邊市的格局。得到矯正的滬深300指數將成為市場的風向標。
二是并購法則。全流通時代,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動力越來越大,方式不斷創新,數量迅速增多。全流通后,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與中小股東的利益趨同,使收購主體的收購動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主任楊華說:"可以預見,在全流通的市場環境下,并購模式將由原來的題材性并購轉變為戰略性并購,由財務性并購轉變為產業性并購。".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為,在全流通背景下,管理層鼓勵企業在并購交易中以股票進行支付,同時"市值管理"概念還可能引入央企考核范疇,這將有效改變大型國企的行為模式。
惡意收購有機可乘。在全流通的股市中,如果投資者發現某只股票被市場低估,就可以通過購買二級市場股票進行敵意收購,控制目標公司從而實現資本增值。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全流通時代已經到來,但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尚未意識到潛在的敵意收購對自身可能造成的嚴重威脅。
三是國際法則。全流通將使A股市場逐步與國際成熟市場接軌,包括估值水平等也將逐步與國際市場看齊。2010年A股市場將迎來全流通時代,如果股指期貨、融資融券能夠順利推出,中國股市將從制度層面基本實現與國際接軌。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