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對于絕大多數股票來說決定股價的主要因素是業績,而業績的來源就是報表,包括年報、半年報和季報,所以市場很重視這些報表。不過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某些報表的數據會出乎意料。這就需要進一步分析其中的細節,至少能夠對自己說清楚變化的原因。就拿季度報表來說,導致業績與預期有重大差異的因素不少,以下分析幾個常見的因素。
因素①:高價庫存影響。去年下半年石油等基礎原材料價格大幅度創出新高。出于正常的思維方式,很多公司唯恐原材料價格進一步上漲,所以會囤積很多原材料,畢竟在一般情況下公司產品的價格也會隨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而同步上漲。但去年年底行情急轉直下,隨著原材料價格的暴跌,公司產品的價格也在下跌,而公司所用的原材料還是前期高價買來的。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就難有大的利潤空間甚至虧損。這個過程被市場稱為“去庫存化”。盡管很多公司已經走完這個過程,但不少公司至少在一季度還是處于這個過程中,所以季報就會反映出來。比如很多火電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煤價已經大幅度回落的情況下還虧損,關鍵就在于火電公司還沒有把高價煤消耗完。現在不少火電公司的一季度報表都很靚麗,表明這些火電公司的“去庫存化”已經完成。去年鋼材價格一度暴漲也影響了很多下游的行業,有些公司的“去庫存化”過程一直持續到一季度似乎還沒有完,自然會影響到一季度的報表。
因素②:產能釋放時點未到。有很多公司的成長性是通過新的產能釋放體現出來的,而新產能的釋放時點不會剛好在1月份,所以對這種新產能還沒有釋放的公司來說其季報的作用只是體現在公司原有業務的經營上面——如果與去年相比差異不大,那么公司的經營就是正常的,我們所要關心的只是新產能釋放的時點,以及新產能釋放以后產品的市場接受情況。
因素③:季節性因素。一季度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季節,因為其中包含春節,而且是年度結算后的第一個季度,有很多公司第一季度的收益在全年來說都是最低的,所以報表不理想是正常的。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公司以往年度的報表來證實這一點。有些行業本身帶有一定的季節性因素,比如水電行業,其與豐水期和枯水期息息相關,等等。
因素④:一次性損益。比如一些公司將收入確認方式進行修改,這會使收益提前或者推遲。也有變更固定資產計提年限的,會明顯影響到當期甚至年度收益。將一些資產一次性處理掉也會影響到當期收益。至于重大的資產重組自然會明顯改變收益狀況。
以上提到的一些常見因素只是為我們了解和掌握公司的報表提供一些思路,以便讓自己對于報表中一些看似不太合理的地方給出合理的解釋,使自己盡可能地成為真正明白的投資者。
同時這些細節的研判也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比如現在有些個股因為一季報的業績出奇的低而下跌,如果確實是源于以上一些原因那么公司的成長性就不會受到影響,也許我們曾經錯過的機會又會重新擺在面前。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