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肩形態是實際價格形態中出現最多的一種形態,也是最著名和最可靠的反轉突破形態。它一般可分為頭肩頂形態、頭肩底形態兩種類型。
圖:頭肩頂形態
頭肩頂
頭肩頂形態是一個可靠的沽出時機,一般通過連續的三次起落構成該形態的三個部分,也就是要出現三個局部的高點。中間的高點比另外兩個都高,稱為頭;左右兩個相對較低的高點稱為肩。這就是頭肩頂形態名稱的由來。頭肩頂形態的形成過程大體如下:
1、股價長期上升后,成交量大增,獲利回吐壓力亦增加,導致股價回落,成交量較大幅度下降,左肩形成。
2、股價回升,突破左肩之頂點,成交量亦可能因充分換手而創記錄,但價位過高使多頭產生恐慌心理,競相拋售,股價回跌到前一低點水準附近,頭部完成。
3、股價第三次上升,但前段的巨額成交量將不再重現,漲勢亦不再兇猛,價位到達頭部頂點之前即告回落,形成右肩。這一次下跌時,股價急速穿過頸線,再回升時,其價格也僅能達到頸線附近,然后成為下跌趨勢,頭肩頂形態宣告完成。
2001年6月大盤就是以頭肩頂見頂的,2218點為左肩、2245點為頂、2237點為右肩,在完成回抽之后股指“一江春水向東流”。我們以此為例說明頭肩頂實戰技巧:
1、成交量。左肩時要求量價配合,頭部時由于多空雙方大量換手,成交量也很大,但與左肩相比成交量已呈現頹廢之勢,不能有效地放量或低于左肩的水平,右肩與回抽過程中由于元氣大傷,成交量呈現出持續萎縮的態勢。大盤在2245點構筑頭肩頂時的成交量就呈現出這種多-少-多-少的特征。
2、頸線。連結頭部形態中的兩點波谷所構成的水平壓力線為頸線,在頭肩頂中頸線不一定就是水平線,但不管頸線是向上還是向下傾斜,都改變不了自由落體下跌的命運。大盤2245點時的頭肩頂的頸線是向下傾斜的,表明下跌動力十分充足。
3、突破。頭肩頂向下突破頸線時,與頭肩底不一樣,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即縮量突破也有效。跌破后經常伴有回抽確認,突破一般以超過頸線3%為標準。頭肩頂的突破往往較頭肩底要可靠得多,當然在實戰中只要沒有突破頸線,仍不能斷定將反轉下行,雖這將失去在頭部的最佳出貨機會,但要想賣出天價在實戰中是十分困難的。圖中大盤在破位后的回抽過程就是最后的逃命線。
4、量度跌幅。先量出頭部至頸線的最大距離,由突破位置開始計算,向下減去最大距離即為頭肩頂的量度跌幅。這僅是理論上的跌幅,股價在完成量度跌幅之后仍有繼續下跌的動力。圖中大盤在1861點時曾短暫企穩,但并沒有改變繼續下行的趨勢。
圖:頭肩底形態
頭肩底
頭肩底是頭肩頂的倒轉形態,是一個可靠的買進時機。這一形態的構成和分析方法,除了在成交量方面與頭肩頂有所區別外,其余與頭肩頂類同,只是方向正好相反。例如,上升改成下降,高點改成低點,支撐改成壓力。頭肩底特征如下:
1、急速的下跌,隨后止跌反彈,形成第一個波谷,這就是通常說的左肩。形成左肩部分時,成交量在下跌過程中出現放大跡象,而在左肩最低點回升時則有減少的傾向。
2、第一次反彈受阻,股價再次下跌,并跌破了前一低點,之后股價再次止跌反彈形成了第二個波谷,這就是通常說的頭部。形成頭部時,成交量會有所增加。
3、第三次反彈再次在第一次反彈高點處受阻,股價又開始第三次下跌,但股價到與第一個波谷相近的位置后就不下去了,成交量出現極度萎縮,此后股價再次反彈形成了第三個波谷,這就是通常說的右肩。第三次反彈時,成交量顯著增加。
4、第一次反彈高點和第二次反彈高點,用直線連起來就是一根阻礙股價上漲的頸線,但當第三次反彈時會在成交量配合下,將這根頸線沖破,使股價站在其上方。
投資者見到頭肩底形態,應該想到這是個底部回升信號,此時不能再繼續看空,而要隨時做好進場搶籌準備。一旦股價放量沖破頸線時就可考慮買進一些股票。這通常稱為第一買點。
如果股價沖破頸線回抽,并在頸線附近止跌回升再度上揚時可加碼買進,這通常稱為第二買點。如果在上沖時買入,雖然風險很大,但收益卻很可觀。
史上五大經典頭肩底形態
值得注意的是,頭肩頂形態與頭肩底形態在成交量配合方面的最大區別是:頭肩頂形態完成后,向下突破頸線時,成交量不一定放大;而頭肩底形態向上突破頸線,若沒有較大的成交量出現,可靠性將大為降低,甚至可能出現假的頭肩底形態。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