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雖然是生財的重要途徑之一,但必須面對市場的劇烈波動,碰到市場不好的年份,不僅賺不到錢,還要陷入虧損之中。
為了應對股市的風險,我們可以采取套利的方式進行投資,利用金融產品的“盲點”賺取“價格差”。
逐利風險較低
從證券市場賺錢的方法很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買股票。
當然,如果你是個中高手,判斷準確,自然能夠獲利不菲,但硬幣的另一面是,這種方法本身的風險也比較大。
以上證指數為例,從1990年開市至今,年化收益率在19%左右,其中有些年份指數當年實現了翻番,但也有不少年頭,指數出現了較大的跌幅,如2008年,全年的跌幅達到了65%.
于是有些厭惡風險的資金開始尋找新出路,其中有一種方法叫作“套利”,簡單地說就是利用“價格差”來獲利。
很多金融產品都有所謂的“盲點”,在某些交易規則和制度下,這些盲點提供了潛在獲利的機會,投資者可以借助這些機會,獲取低風險收益。
以市場上最常用的ETF基金套利為例:
一個套利過程大概只能獲得0.1%的收益,但時間也只需要十幾秒。如果每個交易日套利一次,一年240個交易日,可以獲得24%左右的年收益率,這一收益率已大大超過了上證指數的年化收益率。
要知道,絕大多數人和機構都是無法跑贏指數的,即使能跑贏,所承擔的風險也無比巨大。而套利交易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風險,很多情況下套利可以做到接近零風險。
再如封閉式基金,很多還有4年左右到期,其交易價格只有凈值的8折左右,如果持有到期,等待封轉開后按凈值贖回,收益也相當不錯。
就算未來4年股市沒有大行情,到期時的凈值與現在相同,投資者只賺取折價交易的差價,折算成年化收益率也要達到5%-6%,遠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也是抵御通脹的好方法。
在2006-2007年的大牛市行情中,一些封閉式基金的收益率超過了500%,成為了低風險高收益的典型代表。
并非機構專利
大多數人認為套利是機構大資金的專利,但事實上,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套利并非遙不可及。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以楊百萬為代表的一批草根投資者,就發現了國庫券的套利機會,他們從江蘇、安徽等地低價買入國庫券,到上海再高價賣出,在短時間內收回資金。
經過不斷重復這樣的套利交易,他們獲得了巨大成功,成為中國最先富起來的一批人。
當然,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早期的異地交易國庫券的套利模式已不復存在,但新的套利交易模式不斷產生,比如封閉式基金、ETF基金、杠桿基金、權證、股指期貨等。
每一種套利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封閉式基金相對來說是最大眾化的
人人可參與。權證由于價格低,又是“T+0”操作,所以吸引了一批喜歡投機的人參與,但真正懂得權證套利的人并不多。
只要掌握了權證的相關知識,還是值得參與的。
相對來說,ETF套利和期現套利的難度比較高。
首先是資金門檻問題,股指期貨套利至少要有50萬元的保證金和不少于100萬元的金融資產,ETF套利由于涉及一級市場的申購和贖回,通常門檻在50萬至100萬基金份額,意味著資金量通常要達到100萬元至200萬元才能參與。
而且這類套利通常還需要運用相關軟件,需要一定的交易手續費。
其次,ETF和股指期貨所需要的專業知識也比較多。正是由于門檻較高,參與套利的人相對較少,套利的機會也會多一些。
尋找市場“盲點”
套利最關鍵的是要學會尋找市場“盲點”。
比如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率,在今年年初的時候一度比較低,基本上沒有多少套利空間。
隨著成交量的萎縮,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率逐步提高,前一段時間普遍回升到20%左右,又有了較高的套利空間。在“盲點”出現后介入,往往會取得較好的收益。
再比如ETF基金,也是非常熱門的套利工具。
從機制上來看,ETF基金的市場價格和參考凈值之間常常會出現價差,這個價差就是一種套利的機會。投資者可以從二級市場買入ETF基金,然后從一級市場贖回,或者從一級市場申購,再從二級市場賣出,從中套利。
這種獲利方法是“積少成多”。
與之相類似的還有杠桿基金。一部分杠桿基金開通了“配對轉換”功能,基金本身凈值和市場交易價格之間的差距足夠大的時候,也會帶來套利機會。
除了基金以外,可轉債也是值得關注的產品。
可轉債是一種姿態萬千的產品,你可以在某些時候把它看作一種債券,也可以在某些情況下把它看作是一種股票期權。除了價格波動所帶來的簡單獲利方式外,可轉債還可以通過債轉股這種特殊的方式套利。
值得一提的還有衍生品套利,比如股指期貨推出后,期現套利成為非常“時興”的套利模式。
還有一度人氣很高的權證,也具有很高的套利價值。當然,衍生品套利的難度也比較高,適合那些較有交易經驗的投資者。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