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部分的股民望著飚漲的股指感慨“只賺指數不賺錢”時,老基民卻暗自笑得合不攏嘴。幾個月以來,市場熱點轉換極快,雖然投資難度加大,但基金凈值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凈值卻在跟隨輪動的熱點天天鉚了勁地漲,讓這批忠實的基民切實嘗到了甜頭。
僅10%基民堅持長線投資
據記者不完全調查統計,只有很少一部分投資者把基金當作長期理財的手段,絕大多數基民都早早地提前獲利了解。例如,匯添富優勢精選基金在認購期募集認購總戶數為8533戶,目前,仍有有數千名客戶持續持有該基金,期間收益率已經超過100%;國聯安德盛穩健基金2003年8月8日成立,有效個人認購戶數為82192戶。截至2006年11月27日,仍持有的戶數為11876戶,一直持有的散戶比例為14%;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首發1.9萬散戶中一直“持基”未動的散戶不足3000戶,一直持有的比例約15%;上投摩根阿爾法基金首發認購時90%以上的個人投資者中,一直持有至今的約為20%;興業基金旗下可轉債基金首發認購一直持有至今的比例27.86%,興業趨勢基金老客戶比例為11.09%。
從這些不完全統計資料中可以發現,僅有少數基民堅持了長線是金的理念。大部分基金仍在“波段操作”、“高拋低吸”。凈值下跌時往往有很多散戶圖便宜入場,盡管撿了好時機入場,收益率卻極其一般。這是因為,這些散戶把投資基金當作炒股一樣,做起了差價買賣,有的甚至博取幾分錢的凈值差價之后就走人,反而喪失了長線的收益。對于這類比較性急的散戶投資人而言,投資收益率與其交易頻繁度呈反比。交易越多,收益反而大大低于市場平均水平。
笑到最后的是少數
盡管比例不大,還是有一小部分散戶投資人能夠做到長期投資基金。一些忠實的基民,對某些基金公司擁有極高的信賴度和忠誠度,自基金首發認購之后至今,一直都堅定地持有基金,有持有人不但沒有贖回,反而不斷追加額度。對這些一直持有基金的散戶而言,他們投資基金的收益率基本就是基金累計收益率扣除相應的手續費,收益十分驚人。例如,上頭摩根阿爾法一位上海的客戶自從買了阿爾法基金之后就一直堅定持有至今,收益率超過120%。很多投資者更為看重的是基金買了之后就不需要再多操什么心,賺錢也賺得省心。而且省去了頻繁交易所要支付的更多的交易成本,可謂一舉多得。
關于基金投資者投資的心態和收益之間的關聯,記者采訪了有多年一線客服經驗、與客戶打了多年交道的基金業內人員,得到了一致的結論。他們認為,持有基金到現在的客戶,大多數都會有“買了基金,就懶得管它了的心態”,所以這部分客戶一般買了也不經常來電查詢,只要平時看看賬單,知道賬戶上還有多少份額就可以了。這部分人中的個別少數,還會用理性的觀點買幾個公司的基金作資產配置。而對波動關注度很高的客戶,經常打電話來咨詢,一般而言持有時間都不會很長,在股市的低點這些客戶愿意等,會“捂住”基金,但在股市上漲、凈值回升過程中,很少能抵抗住心理沖擊而繼續持有。許多散戶基金,是在虧了兩年之后,剛賺了15%到20%時就忍不住贖回,后悔不已。
長期持有收益可觀
今年的行情注定絕大多數基金持有人還是賺錢的,只不過是賺多賺少的差別。業內投資人士表示,今年行情比較特殊,投資者不能以這樣的標準去衡量今后的收益率。隨著股改后資本市場制度的進一步完善,今后的證券投資市場將是一種溫和上漲態勢。基民若仍然堅持頻繁進出基金的手法,可能會有損失。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營銷主管對記者說:“根據八大基金托管銀行的有關數據顯示,到去年年底,基金投資者持有基金的時間一般不超過半年。如此頻繁的交易現狀,說明了基金投資者的不理性和不成熟。這種局面需要改觀。”
也有業內專家認為,投資者投資基金之所以出現這種注重短期收益、一有獲利就匆匆贖回的現象,主要還是因為在熊市中投資虧怕了,心態比較謹小慎微。加之國內基金凈值往往波動較大,這就導致散戶投資人更加不愿長期持有。殊不知,基金投資是一項長期的投資理財活動,沒有三五年的績效對比,差距是體現不來的。該專家認為,基金散戶投資者首先要厘清誤區,樹立長期投資觀念。否則,快進快出不但勞民傷財,還可能影響基金投資運作,加劇基金凈值進一步大幅波動。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