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他在年輕時候,牢記了老板紐伯格警告他的一句話:“年輕人,一旦做投機買賣,就一定會輸錢,請永遠記住這一點。”
對所有進入股市的股民朋友,我最想說的一句話也是這樣:股民在股市里,要想不輸錢,永遠不要心存投機思想。因此,我覺得用“投資者”這個稱呼“股民”是最恰當的。
不管大盤漲跌如何,不管指數高低怎么演變,最終,長線價值投資者永遠取勝。
長線價值投資者難的就是發掘真正的價值股,其次就是如何安心持有。長線價值投資沒有誰在意和介意短期收益如何,而是重在長遠的增值回報,一般選擇長線價值投資就選擇了孤獨和寂寞,很多時候必須忍受漫長的折磨,和市場斗,和自己斗,有時眼睜睜地看著原本豐厚的利潤縮水,有時,眼睜睜地看著人家的股票不斷漲停而自己的紋絲不動。
很多人感嘆A股市場難以進行長線投資,說,人家美國制度規范些,股市平穩些,贏利突出些,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如果投資者認真分析美國股市的歷史,包括最近20年的趨勢,也是起伏跌宕,風險堪多。雖然,我們還沒有自己的IBM,沒有自己的微軟,但是,18年的中國股市同樣也給我們帶來了茅臺股份、蘇寧電器、萬科A、鹽湖鉀肥、中興通訊等等不斷翻番的長牛股。
在眼下來講,很多人說,現在牛市行情這樣大了,股票都是持續翻番過了,找好股,找長線價值投資型的股票非常艱難。還有的朋友甚至講,已經找不到。我說,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在最近一個時期,特別是08年以來,我多次談到一個觀點,牛股還是有,只是需要投資者有一雙識牛的眼睛去發現。這個發掘重點我覺得在這樣幾個方面:
一是根據國家產業政策鼓勵扶植的方向去尋找。投資者認真回顧下,很多長線牛股都是得益于政策影響的,比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就孵化了中興通訊等科技股,“深圳速度”和固定資產投資機會就造就了“深萬科”等,同樣在未來的市場中,我們也應該順著這些思路去尋找大牛股。比如新能源、節能環保、科技創新等行業就是主要方向。
二是根據對比上市公司龍頭地位優勢,尋找長線投資價值股。很多朋友說,他們選股看F10中的數字,每家公司都說自己是行業龍頭地位,我覺得,這都是屬于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型,一般講,做投資分析應該善于將行業具體情況全部匯集比較,在各項經濟指標和行業地位之間相互比較,并還得實地調查研究才可以。股票投資是重大決定,怎么不實地調查呢。平常買把小菜,很多人都得左掂量又權衡,為什么一到做股票就糊涂,這是我一直納悶的事情。
三是圍繞壟斷色彩做文章。壟斷這個概念,非常重要。比如現實生活中做生意,一件商品誰都有賣,哪里都不缺少,往往這樣的生意就產生價格戰,往往這樣的生意就虧本。同樣,在投資股票上,我們就得認識選壟斷技術和壟斷資源型的,也就是只有這個公司生產,只有他們能夠做得出來的企業,這樣的企業就不存在惡性競爭影響,贏利也有保障,特別是有獨立定價權的。當然,有的上市公司做的產品很壟斷,全國只有一家,可是,這樣的產品沒有什么市場,那樣意義也不大。
在物色這些投資股票的時候,一定要記得股本小的,即使現在大小非解禁,有的公司本身只有不到一兩億股本,即使全部流通都只這樣大的壓力,更何況這些市場壟斷型的優質上市公司決不會輕易拋售自己的股份,相反極可能不斷增持自己的二級市場流通股。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