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是持有還是賣出完全不是基于預測股市明天是否會漲的基礎上的。經常有人問,該持股過節還是持幣過節,或類似的問題。投資股票是參股公司,股票就是該公司的部分股權。投資者應該從本源考慮投資,最大程度地放棄投機行為。
頻繁的買入賣出,最后多數是變成了追漲殺跌,虧損的概率大了很多。如果把自己買過的股票從新回憶一下,相信一定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情況,多數人犯的錯誤中,買錯股票的概率低于提前賣出的概率,也就是大家買入的股票很多還不錯,但往往缺乏耐心和信心,最后在市場不斷波動的影響下沒有持有好股票到盈利的那一刻,反而選擇割肉賣出。當然,如果投資者好好總結賣出的理由,很多是因不再看好自己拿了一段時間但又走勢沉悶不漲的好股票,同時受股評專家或市場新熱點的影響,賣出后追高買入股價更高的熱門股。其實,這時的低賣和高買本身就大大提高了投資風險,安全邊際會變得很差了。相反,如果投資者采用持有股票策略,往往會獲得不錯的投資收益(當然是在買對好股票的前提下)。當投資者買入股票后,最好有做“階段小股東”的心理準備。
一、宏觀經濟大環境和國家政策不斷變化對股票價格有巨大的影響。如前幾年政府出臺一個壟斷經營稀土資源的超級利好政策后,成就了包鋼稀土的大牛行情,公司還是那個公司,人還是那些人,經營環境完全變了,公司的經營就翻天覆地的變了,股票更是僅僅用2年就有20多倍暴漲。
再舉一個反例。茅臺最近1年的不斷走熊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公司無論行業競爭力、業績等多方面都是一流,但一個反腐嚴控三公消費的國家政策就完全改變了公司的經營成長性與投資預期,那么股票的升勢變熊也就是自然而然,如果過去1年刻舟求劍式地持有茅臺,相信收益會很糟糕。
二、中國市場上不一定看5年10年,那樣往往犯刻舟求劍的錯誤。但買入股票的預期起碼是一到三年是比較合適,起碼不是眼光只看到下周和下月。這樣從心理上就增加持股的時間預期,很多操作都變得從容起來。當股價短期下跌時,看看公司基本面是否發生大的改變,如果沒有變化,那么投資者更應該選擇的是堅持自己的合理判斷,不受市場的短期影響。當然,投資者需要不斷地在市場中打磨自己的心性,提高自己的忍耐力。
三、優選具體公司標的,需要投資者深度研究公司基本面。再好的行業也有破產企業,決定股價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公司的內在價值。如果一家公司具有超強的行業競爭力,它可能會形成中長期的高速成長,無論業績還是公司規模都會快速增長。如長城汽車(601633)和格力電器(000651)就是好例子,從行業整體看多數公司利潤率一般,行業成長性也一般,但總有少數杰出者能在與眾多對手競爭中不斷成長與發展而創出奇跡,甚至改變區域性行業小氣候。
四、好公司需要有一流的管理者。格力董明珠就是一個好例子,行業競爭激烈,行業整體成長性也已很低,她領導格力電器完成業內矚目的長期高成長。和佳股份(300273)和歐菲光(002456)的老總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五、耐心等待好公司股票回歸到合理的低價水平,折扣價買入。低價越低自然為未來高價賣出預留了更多的空間,也就是安全邊際,同時也最大化地降低了投資風險,獲得收益的確定性也會大增。
六、沒有哪家公司是值得永久持有的,高漲幅后要賣出兌現投資收益。其實巴菲特也只是長期持有四五只股票,其他絕大多數股票都是做中期階段性持有,我們絕不能因為信奉價值投資而死板僵化地認為股票一定要長期持有,它的最終悲劇性結果往往是“煮熟的鴨子又飛走了”。其實,研究發現很少有公司可以長期高速成長,多數公司往往在2到5年內可以高速成長,之后會是長期的業績徘徊甚至是下滑,盛極而衰的例子太多。
牛股也要及時賣出。在中國,股市波動更大,更需要做好階段性賣出兌現利潤,除非極個別確定性極高的超級公司外,沒有什么公司是值得長期“死”守的。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