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賽介紹:叩富全民煉股爭霸賽,每月為一期,按照模擬交易收益排名發放獎勵。 展開
(1)限價委托:投資人在買、賣托書上填寫價格,交給證券公司柜臺營業員買賣。
(2)市價委托:投資人委托證券公司柜臺按照交易所專柜當時的價錢買或賣,只求買到或賣掉,不限價格。
(3)柜臺委托:投資人在證券公司買賣柜臺上,填寫買、賣委托書,交給營業員買賣。
(4)電話委托:投資人打電話給證券公司柜臺人員買賣股票。一般而言,都是比較熟的投資人,證券公司才會同意用電話委托,在第二天交割時,投資人在委托書上補簽名。
(5)掛牌:投資人希望在某一個價位買進或賣出,委托證券公司柜臺營業員到交易所登記,這種價位可能是當時買進或賣出的價位,也可以在上下兩個申報單位內登記,這叫做掛牌買賣。如甲股票當時的買進牌價是20.5元,賣出價是20.6元,投資人如想在20.5元買進,或在20.4元、20.3元買進,可以委托證券公司柜臺營業員以上述價格掛進。投資人如想在20.6元以上賣出,則可委托證券公司柜臺營業員在20.6元、20.7元、20.8元掛出。掛牌買進者叫做“掛進”,掛牌賣出者“掛出”。這種委托通稱“掛牌”。
(6)場內: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交易廳內的所有人員,包括證券商派在交易所內的職員,如代表人、代理人、場務員與電話員,以及交易所專柜內職員,統稱“場內”。
(7)業內:證券公司的職員,上至董事長,下至辦事員,統稱“業內”。
(8)丙種:非法從事證券墊款、墊股業務者,俗稱“丙種經紀人”,簡稱“丙種”。
(9)專柜:證券交易所交易廳內設有柜臺,每一柜臺負責買賣數種股票,由交易所內的職員負責決定買賣成交。
(10)成交:買賣雙方以相同的價位達成交易的行為即為成交。
(11)成交單位:證券交易所規定股票交易的最低單位。目前所有股票均改為10元面額,每成交單位為1000股。通常稱每一成交單位為“一張”。
(12)零股買賣:不到一個成交單位的股票,如1股、10股、200股、950股等,投資人通過證券公司委由信托公司買賣。通常零股交易時間在周一至周五中場休息時間進行。
(13)升降單位:交易所訂定的股票漲跌單位。市價5元以下者,每一最低升降單位為1分。5元至15元以下者為5分。15元至50元以下者為1角。50元至150元以下者為5角。150元至500元以下者為1元。
(14)轉帳交易:證券公司在同一時間內以同一價格(按時價),將同一種股票由甲戶賣給乙戶的交易。通常大筆轉帳交易應在開盤之初進行。
(15)開盤價:股票在交易日內第一筆成交的價格。
(16)收盤價:股票在交易日內最后一筆成交的價格。
(17)最高價:股票在交易日內最高的成交價格。
(18)最低價:股票在交易日內最低的成交價格。
(19)漲、跌停板:政府為安定股市,不致暴漲暴跌,限定每種股票上漲與下跌的幅度,各為該股票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下5%。如前一日收盤價為10元,則次日漲停板價為10.5元,跌停板價為9.5元。但是新上市股票,或除權股票,可以漲兩個停板,但必須是開盤價即漲停,然后再漲一個停板。
(20)除息:股票前一日收盤價,減去上市公司要發放的股息,叫做除息。除息前如收盤價為10.5元的股票,配現金股息0.5元,除息當日參考報價為10元。按照政府的規定,股票停止過戶的前一日為“除息交易基準日”,在該日以后買進者,不能享受公司配發的現金股息(詳情請參閱第十章第八節除息篇)。
(21)填息:除息后股價上升,將除息的差價補回,即為填息。如除息前一日收盤價為10.5元,配息0.5元,除息參考報價為10元,除息后,股價上升,重返10.5元以上,就是填息。
(22)含息、含權:凡是有現金股息的股票,尚未除息,即為含息。凡是有股利的股票,尚未除權,即為含權。
(23)除權:股票除權日前一日收盤價,按照除權公式,減去含權差價,即為除權。除權分為無償配股、有償配股,以及有償與無償同時除權(詳情參閱第十章第九節除權篇)
(24)填權:除權后股價上升,將除權差價補回,即為填權。
(25)增資:上市公司為業務需要或改善財務結構,辦理增資,即提高資本額。增資分為現金增資(即有償配股),及盈余或公積轉贈資(即無償配股)?,F金增資需按照票面交納股款。盈余或公積轉增資無需股東出錢,只要按規定過戶,即可獲得增資股。
(26)溢價:上市公?獲得證管會的核準,以高于面額的價格辦理公開承銷,或者是已上市的公司以高于面額的價格辦理現金增資,即為溢價。
(27)交割:投資人買進股票后應交現金,賣出股票應交股票。買進者在交現金后之次日向證券公司領回股票。賣出股票者在交股票之當日,由證券公司出其支票給客戶。如交割的股票有問題,買進者有損失,由證券公司負全責。
(28)余額交割:投資人在證券公司同一天買賣相同的股票,可以抵沖,如果買賣的股數相同,就不必拿出股票,或領回股票,但是差價應辦交割。投資人低價買進,后來高價賣出,或者先高價賣出,當日低價補回,其間之差價,就歸買賣股票的投資人所有,反之則由投資人交納差價給證券公司。這種行為俗稱“搶帽子”。如果當天買賣抵沖后,還有余額,即賣出多于買進,即應交股票;買進多于賣出,即應交現金領回股票。這就是余額交割。證券公司之間每日在證券交易所清算組內辦交割,即采余額交割。
(29)全額交割:就是規定客戶個人當天的買賣不能抵沖,受委托證券公司對甲、乙兩客戶的買賣也不能自行沖抵,必須由經紀商把客戶每筆買賣的股票與現金收集,送到交易所清算組交割。證管會重整對公司或發生重大問題的公司,規定必須實施全額交割。如裕成、大明、和信興、寶隆、丸億、中信、裕和、大中、合發、津津等股。即投資人賣出1萬股大明股,然后在當天再買進1萬股大明股,或者前買進后賣出,不能抵沖,投資人必須在次日辦交割,交出1萬股大明股,并且再交買進1萬股大明股所需的錢。
(30)融資、融券:投資人在可以辦理融資與融券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開立融資與融券戶頭。買股票可以向上述公司借資,但必須自備一部分現金作為保證金,至于可以借資的金額比率,由政府主管機關訂定之。反之,投資人也可向上述公司先借股票賣掉,但得先付出一定比率的現金作保證金。等到投資人買回時沖帳。但若融資買進股票,如股票價格下跌,其差價已接近投資人自付的現金之即,則上述辦理融資的公司會向投資人催交補足保證金。如催不果,則可徑自出售投資人買的股票,如仍然不足,甚至可以進行訴訟,迫使投資人補足差價。反之,投資人若向上述公司借股票賣出后,股價節節上升,其差價之損失,已接近投資人自付的保證金,則該等公司會向投資人催交補足保證金,如催交不果,則可徑自買回股票,并可視情況進行法律訴訟??傊?,融資、融券是信用交易,融券即俗稱之拋空或空頭。
(31)面值: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每股價格即為面值。過去面值很多,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五種。臺灣證管會規定一律以10元為面值,以資統一。
(32)破票面:股票市價跌破10元面值,即為破票面。目前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票市價在10元以下者,都是已破票面的股票。
(33)回票面:股票市價由低于面值回升至面值,或高于面值。
(34)郎中、做手、主力:在股票市場興風作浪,渾水摸魚,炒作股票,用各種方法將股票高價賣掉,或放空高價賣出股票,打壓行情,低價補回,從中賺取差價。讓一般投資人受重大損失。其中某些做手操作股票比較高明,買賣股票有理性,則這些做手對股市有酵母的作用,利多于弊。但亦有做手為非作歹,以特權與金權打通各種關節,宰割小額投資人,危害經濟,如過去和信興、新玻做手,以及潛逃美國的前華成董事長與永康總經理林銘呈等。這些惡劣做手比一般的經濟犯罪對國家與社會危害更深,政府應嚴加制裁。
(35)實戶:買賣股票之方法與數量不亞于做手,但不炒作,憑經濟情況進出。
(36)大戶:包括大做手在內,進出股票數量與金額龐大。有時亦扮演做手的角色。這些人包括信托公司(俗稱超級大戶)、上市公司董監事以及擁有資金的集團或個人。
(37)散戶:系指無能力炒股票,買賣數量不大,無組織的投資人。
(38)多頭:刑判股市或某公司股票遠景佳,買進掛有,待漲價至適當價位賣出賺差價者。有的多頭只知買進而且不管價位漲多少,或者是價位跌多少,始終天天看好股票,俗稱之謂“死多頭”。
(39)空頭:研判股市或某公司股票遠景不佳,賣出股票,不愿持有,這種行為的人俗稱空頭。狹義的解釋,是先借股票賣出,等低價補回,賺取差價者為空頭?,F在復華公司亦辦理融資業務,由復華借股票給客戶賣出。臺灣股市絕大多數是多頭,所以視空頭為大敵,一般做空者,亦不敢公然為之,怕被人罵。其實這并非正確的觀念,因為健全有制度的股票市場,多空是必要的配置。多頭不必怕空頭,因為在多頭市場,空頭愈多,愈能助漲。
(40)套牢:買進股票后,股價下跌,舍不得賣出,看好后市,或不甘賠錢賣出者,就是被股票套牢。
(41)被軋:即空頭賣出股票后,股價卻一路上漲,不甘賠錢高價補回,就是被軋。
(42)實多:本身有實力,通?持有股票時間較長,不做短線搶帽子交易。
(43)短多:做短線,長者兩三天,短者一、兩天的多頭。
(44)長多:以做長線為主的多頭,長多不一定吃大虧,若以臺灣經濟的發展情況而言,60后代初買進若干有成長的股票,擺到今天雞生蛋,蛋又孵雞……獲利甚多。但如買了爛公司那就慘矣。所以長多必須對景氣與發行公司有很深刻的了解。
(45)浮多:實力不夠,或情緒不穩的投資人,買進股票純以搶差價為目的,股價稍漲,或稍跌,即會賣出。
(46)空翻多:空頭的觀念改變,不但將放空的股票補回來,還買進股票。
(47)多殺多:又有一說為“股打股”。股票下跌的原因是賣出者多,買進者少,如果大跌,即系持股怕行情大跌,爭先恐后不限價賣出,賣出者絕大部分是有股票的多頭,甚至不惜賠錢賣出,就是多殺多。有時有人看好當天行情,想搶當天帽子,結果走勢不如想像的好,而且還跌價,監收盤前不計價格賣了,促使股價大跌,也稱之為多殺多。
(48)散空:這跟散戶是“同父異母”,一般系指不敢放大空,只是沒事放幾張,一看情形不對,或者有了小利就趕緊補回者。
(49)長空:預先獲知公司內幕消息,或不利于經濟與股市的重大決策,而有能力賣出股票,且可以長期不回補,這一類空頭可稱之為長空。一般而言,放長空者絕大部分是公司董監事、大股東、業務或財務主管。很多上市公司大股東利用利多消息就股價拉高,然后大量賣出,只保留董監事股,價位因無人支撐而長期盤跌,甚至一年關載,也不補回。等到股價跌到極低,散戶不耐殺出之際,大股東才開始逢低承接,這種放空稱之為長空。
(50)補空:空頭將賣出的股票買回來。
(51)翻空:翻空跟翻多正好相反。原來是多頭的投資人,看壞行情,不但把多頭的股票賣掉,而且還借股票放空。
(52)軋空:空頭放出的股票,股份不但不跌還大幅上漲,同時氣氛熱烈,空頭害怕,被迫強行補回股票,使空頭成為股價的推動力,這就是軋空,也稱之為軋空行情。
(53)哄抬:我們可在報紙上看到“哄抬物價”四個字。望文生義,在股票市場哄抬股價,就是用不正當的方法與手段,將股價往上推。哄抬的方法很多,諸如放出不實的消息,誘人上當等。
(54)坐轎:轎子必須有人抬,才可以移動,坐在轎子里不用動腿就可以到達目的地。做股票的坐轎,就是預期股票會漲,或者曉得某人在炒作而買進,讓別人去抬價錢,自己不費力就可以賺錢。不過天下沒有白坐的轎子,如果選轎不當,轎子不賓,或者抬轎的人走到不半不干了,那坐轎客就變成套牢客了。
(55)抬轎:有些人自以為很聰明是坐轎客,卻不知他買進的行為是替人抬轎。所以買進的價位并非低位,不見得會賺錢。
(56)摜壓:意思是大量賣出,而且是愈賣低價愈好,目的是希望股價垮下來。摜壓的行為大致來自三個方面。一為空頭希望能制造恐怖風氣,使多頭害怕而賣出股票,造成多殺多,股打股的現象,股價為之迅跌。二為做手或董監事等大股東,為了達到打低行情買便宜貨的目的,突然采取毒辣的“不限價大量賣出”手段,將行情打下去。三為做手股票快賣光了,剩下最后一部分股票,不限價賣出,只求賣光。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四款的規定,凡有“意圖影響市場行情,對某種有價證券,連續以高價買入或以低價賣出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一萬元以下罰金?;?,摜壓與哄抬的行為均已觸犯此條。不過,由于主管方面執法不嚴,同時法院推事對股票完全外行,以致很多不法之徒未送法辦,即使移送法院,往往不予起訴,實令人遺憾。
(57)提宮燈:這是日本對散戶的稱呼,系指追隨他人買進或賣出,完全沒主見的投資人。臺灣股市有很多這種投資人,專門打聽消息誰炒什么股票,能漲幾元……等等,搶進搶出,結果一定賠錢。
(58)洗盤:這是1978年間開始流行的術語,當時臺灣股市做手勢力很大,意思是做手為了達到其炒作最終目的價位,在中途必須讓低價買進意志不堅的轎客下轎,以減輕上檔壓力,同時讓持股者的平均價位升高,便于施行養、套、殺的手段。因此,做手某一時機,突然制出一股賣壓,好像股價要崩潰了,讓一些浮多殺出,而做手都在低檔大量買進(不拉行情),等到浮多賣得差不多了,再往上拉行情。
(59)短線:即短多或短空,比搶帽子似乎要長一些。
(60)哈搭:即場外打賭。流行于臺灣高雄與臺中等地。莊家在證券公司設莊,愿意跟莊家賭的人,可以向莊家買,一個單位叫做“一支”,一支就是一萬元。凡是股價指數、個別股票的價格等都可以賭。莊家永遠是跟客戶對做,客人賭漲,莊家賭跌,如行情漲了,莊家就賠錢,這種“哈搭”,不但違反證券交易法令,亦觸犯刑章。但是未見取締,令人不解。
(61)墊款、墊股:其實這就是融資、融券。復華證券金融?司為客戶墊款,美其名叫融資。為客戶墊股,美其名叫融券。
(62)斷頭:當融資或墊款的客戶因股價下跌,交的保證金已經因股價下跌賠光時,復華證券公司或者是丙種經紀人主動將客戶的股票賣出,俗稱斷頭。
(63)紅盤:在臺灣股票市場有兩次紅盤,第一次是元旦假期后第一個交易日為開紅盤。第二次是農歷春節初五開紅盤。如果股價上漲是真的紅盤,如果下跌則是黑盤了。
(64)開平盤:今日的開盤價與昨日的收盤價相同,叫做開平盤。
(65)盤堅:股價緩慢上升,稱為盤堅。
(66)盤軟:股價緩慢下跌,稱為盤軟。
(67)盤盤:股價上下幅度很有限,保持相當的穩定,叫作盤盤。在股市上經常聽到這兩個字。如出自做手級人物,或講話比較保守的分析專家,其意思大部分看淡行情。
(68)小:即行情跌,股市中時常可聽到一些專家咬文嚼字地說“過小不易”,意思就是不會大跌,小跌而已。
(69)走勢牛皮:牛皮很韌,股價上漲與下跌都不容易,就盤在那里,今天漲1角,明天跌1角,所以用牛皮來形容股票價格的走勢。
(70)滿堂紅:紅即為漲,所有的股票都上漲,就是滿堂紅。
(71)全盤盡墨:墨即為跌,所有的股票都跌,就是全盤盡墨。
(72)上檔、下檔:在當時的股票價格以上的價位,叫做上檔;在當時的股票價格以下的價位,叫做下檔。
(73)拔檔子:持有股票的投資人,認為股價會先跌,但還會漲上來,所以先賣出股票,跌下來再買回來,叫做拔檔子。空頭與拔檔子剛好相反,所以先賣出股票,跌下來再買回來,叫做拔檔子??疹^與拔檔子剛好相反。
(74)比價:即同類股票,或同樣股息的股票的價格相比,叫做比價。如甲與乙均為水泥股,業績差不多。甲股價格21元,乙股價格16元,兩種股票一比,乙股價位就偏低了。
(75)供應籌碼:系指賣出股票的價碼。
(76)吃貨:買進股票。通常是指做手在低價不動聲色買進股票,叫做吃貨。等低價股吃得滿意了再開始拉行情,引誘別人跟進,以便在高價賣掉。
文章很精彩?轉發給需要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