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股 評
第一節 利多與利空
在股票投資中,股民都是根據所攝取的信息來預測股票將來的走勢,進行投資的決策。有時為了造成一種對自己有利的局勢,無論是空頭或是多頭都樂于制造或傳播一些流言來影響股價走勢。對于股民來說,除了辯別流言的真偽以外,最關鍵的就是要區分信息的性質是利多還是利空。
利多和利空的區分有四條基本原則。
一是根據對股市供求關系的影響,因為股市上資金與股票的供求關系決定著股價的漲跌,資金相對盈余時,股價就上漲;反之,當資金相對緊張時,股票價格就下跌。所以一切 有利于資金擴容的消息都是利多消息,一切關于股票擴容的消息就是利空消息。如1991年7月底政府發布的關于暫停股市擴容、容許外資入市、券商可向金融機構融資等“三大政策”就是特大利多,因為它促使股市上的供求關系向資金供過于求、股票供不應求方面轉化,從而也引發了當年股市上最大的一輪上漲行情。而1995年5月18日證監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三天后發布的關于恢復新股上市的消息就是利空消息,因為新股上市將改變股市的供求關系,使之向著增加股票供給的方向發展。
判斷利多或利空的第二條原則就是對股民炒作收益或交易難易程度的影響。如對股票紅利或股民的資本利得(股票差價)是否征稅或稅率的調整,股票交易費、稅或股票交割期延長 與縮短等。因為股票交易稅或費率的增加,將減少股民的投資收益,則交割期的延長如T+0改為T+1,它將增加股票的炒作難度,相應延長了資金的運轉周期,加大了股票炒作風險,所以它是利空消息。
利多或利空的第三個判斷原則是對上市公司經營效益的影響,一切影響上市公司經營效益的信息都是利空消息,如上市公司經營環境的變化,包括國家的政治經濟局勢的變化、國家是否處于戰爭狀態、宏觀經濟的運行是否平穩等,因為這些因素的變化都影響著上市公司原材料的供應或產品的銷售、員工的工作情緒或狀態,從而直接影響著上市公司的經營效益。另外當上市公司的內部因素改變時,如管理水平的改善或降低,技術設備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勞動生產力的提高或降低,新項目的投產或失敗等等。
判斷利多或利空的第四個原則是對股票投資價值的影響。一切能增加股票相對投資價值的因素都是利多因素;反之,一切降低股票相對投資價值的因素都是利空。當其它領域的投資收益率上升時,將導致股票收益率的相對降低,如儲蓄利率或債券利率的上調,實業投資如房地產投資收益的提高等等都是利空,而儲蓄利率或債券利率的下調等就是利多消息。如1996年5月后兩次調整利率,就引發了滬深股市的一輪特大上揚行情。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