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價跌量減
股價下跌,成交量減少,表明投資者存在惜售心理。如果出現在股價漲升初期,屬正常回檔,投資者可以逢低補倉;若發生在股價下跌初期,顯示跌勢仍將繼續。如果股價長期下跌之后,跌幅略減,成交量也萎縮至最低,此時買盤雖然還有顧慮,但賣壓也逐漸收斂,行情將止跌回升。
對于出現價跌量縮的個股,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大盤走勢,如大盤仍有上升空間,則個股可能會止跌向上;若大盤向下,出現價跌量縮的個股可能會向下突破。
7. 價穩量增
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在下跌趨勢末期或上升趨勢初中期,表明有主力在大力吸納籌碼,后世看好,投資者可跟進。但是如果漲勢已經持續較長時間,卻有可能是主力在托盤出貨。下跌初中期出現價穩量增,也是主力利用價格平臺出貨的表現。
8. 價穩量平
市場處于盤整行情,多空雙方勢均力敵,投資者應觀望,待行情明朗時再作決定。
9. 價穩量減
成交量萎縮,表明投資者仍在觀望。若在股價下跌了較長時間之后,表明正在筑底。
需要說明的是,在漲跌停板制度下,上述價量關系會有一定變化,具體來說:
如果股價出現漲停,持股者堅持股票可以賣出更好的價錢,提高賣出價位,買方買不到,此時的成交量會非常小。而在下一個交易日,買方會繼續發出攻勢,追買的結果會造成股價持續上漲。相反,如果在出現漲停時,如果中途被打開,成交量放大,說明賣出的人在增加,買賣力量發生變化,股價有可能下降。
如果股價出現跌停,買方會考慮在下一個交易日以更低的價格買入,這樣會造成賣盤缺少的情況從而成交量很小,跌勢仍會繼續。如果跌停在中途被打開,說明有買盤主動介入,股價則有可能上升。
在漲跌停板制度下,漲停或跌停后成交量不擴大,漲勢或跌勢將有可能繼續;漲停或跌停中途被打開的次數越多,成交量越大,后期走勢反轉的可能性就越大。
出現漲跌停板的時候,也是莊家容易借機出貨的時候,判斷封住漲跌停板的買賣盤巨額數量是否為虛的標志有:掛單撤單行為是否頻繁,漲跌停是否被經常打開,當日成交量是否很大。
五、股價形態分析
股價處于不斷的變動之中,它的變動過程基本上可以概括為由持續整理逐漸形成均衡,打破均衡并形成某種趨勢,多空力量此消彼長趨勢反轉,最后又進入持續整理階段,這樣的循環不停地繼續下去。投資者最為關心的是價格當前變動趨勢能否持續,或者能否反轉,形態理論就是根據價格曲線的形態來分析這一問題。價格曲線的形態分為兩種:反轉突破形態和持續整理形態。
1. 反轉突破形態
反轉突破形態又稱反轉形態,其特征是價格原先的趨勢不再繼續而向相反方向運動。反轉突破形態主要有頭肩形、雙重形、圓弧形、缺口和島形反轉等形態。反轉突破形態是形態理論的重要內容,判斷反轉形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股價原先必須有明確的趨勢存在,否則無從比較趨勢的反轉。
第二,某一條支撐線或阻力線被突破,是確認反轉形態的重要依據。運用形態理論要結合趨勢線和支撐阻力理論。
第三,形勢突破反轉向上需要有成交量的配合,反轉向下不一定需要成交量配合。運用形態理論要結合量價關系分析。
頭肩形--頭肩頂和頭肩底
頭肩形包括頭肩頂和頭肩底,是實際價格形態中出現的最多的形態,是最著名最為可靠的反轉突破形態。
對于頭肩頂來說,要連續出現3個局部頂點,中間的高點要比另外兩個高點高。中間的高點稱為頭,左右兩邊的兩個相對低的高點稱為肩,此為頭肩頂。
在上升趨勢中,不斷升高的各個局部的高點和低點保持著上升的趨勢,然后在某一點上升的趨勢放緩。在頭肩頂的圖形中,股價在達到頭肩形的頭部高點后穿破了支撐線,這條支撐線隨后變成了阻力線。股價在反彈到右肩的次高點后,穿破了另一條支撐線(圖中標示為頸線),這條支撐線隨后又變成了阻力線,股價下到右肩的低點后,頭肩頂反轉形態形成。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