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同角度或者說是站在不同立場之上看待問題,問題的結論不一定是相同的,但可能都是正確的!在看盤研究思考判斷過程中,首先只有在方向上,方法上,思考的思路正確,分析和判斷的結果才有可能有正確的結果,這是必然的。正如你現在站在廣州,目的地是往北京,但你偏偏往海南的方向走,你再努力再勤奮也到不了北京去。
在研究分析上,思維思考一旦在方向了錯誤或者偏差,那么研究分析判斷最后的結論往往是錯誤的。股票市場中,思考問題不但要方向正確還要學會換位思考。
例如:某個股票機構正在出貨,一般{散戶}看到這一現象后會認為,這股票股價肯定要跌,而且馬上就要跌,甚至是大跌!
這是一般投資者{散戶}的常規思維。在分析思考時,{散戶}只考慮到某些局限于自己看到的現象和自我的認識范疇去分析思考問題。機構在出貨,不拉升還在大量賣出,價格肯定下跌啊?站在這一角度和認識上考慮這個問題,那么這結論看上去是正確的,這是散戶常規思維的結論。 這是一種局限于自己看到的表面現象,有限條件和自我膚淺的認識范疇去思考問題的結論。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場所看到的現象和所得到的認知條件和認識范疇是不同的。這就是導致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結論的根本原因。
{散戶}和主力[操盤手],屬于同一個市場不同立場不同認知范疇的主體。如果你是主力操盤手,可能你就不會有上面{散戶}這樣的想法和結論。因為你的思考問題的角度會從你的實際情況下出發。{主力}大量持有某個股票流通籌碼,出貨時不可能在三兩天之內可以完全順利把所有的籌碼全部拋光的[短線小莊除外]。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正因為主力不能在三兩天之內可以完全順利把所有的籌碼全部拋光,減倉派貨得需要一段時間,是一個過程。所以操盤少不會在一開始出貨時就大幅度打低價格。快速打低價格首先會令機構的帳面盈利大幅度減少,到出貨結束時實際盈利也就大幅度減少,這樣對拉升時所付出的成本,運作過程中的總成本都是不合理的。在剛剛出貨的初期機構是不愿意做這樣的事情的[除非遇到突發壞消息除外]。所以一般情況下在機構剛剛派貨的初期,盤口能看到明顯的出貨痕跡,但股價也未必就會馬上下跌或者暴跌。 [實際上也有的機構在出貨初期是大幅度打低價格出貨的] ,上面的思考思路代表大部分機構操盤手的操盤思維,具有普偏性!
主力在出貨操作過程中,如果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或者大盤轉勢走強等,還機構操盤手可以停止出貨行為,改變原來的做空轉為做多拉升股價。這不可以嗎?當然是可以的,同樣的一件事情,結果是一致的,但剛才往往經歷是不同樣的。這在日常生活中是隨時可見的。
證券市場上,例如:主力拿有某股票的50%流通籌碼,整體成本是10元每股,現在已經拉高到20元。前幾天操盤手判斷大市要展開大的調整于是陸續開始減倉出貨。在數天時間里一共賣出了10%的流通籌碼。但現在操盤手發覺大盤未來不但不會出現他之前所判斷的要調整,剛剛相反,大盤后面還會大漲。是繼續出貨還是如何?操盤手自然要有他的思考和判斷。本來是計劃和正在實施派貨的,因為外界環境發生變化,操盤手必然在操作方向和計劃上作調整。可能是執行繼續出貨的線路。但主力操盤手會不會改變原來出貨的計劃變為做多拉升? 大盤出現強勁上漲,外界環境發生變化可能會導致操盤手考慮改變出貨計劃順勢再往上拉到30元再出貨。實際在市場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實例。順勢拉高再派這不是盈利更多,操盤手一旦改變思路,股價又開始大幅拉升了。這也就是說,因為外界環境發生的種種變化,股價的升跌和方向也同樣會發生改變,主力出貨期間股價同樣還可以上升或者創新高。
主力這樣操作虧了嗎? 表面上當股價拉到30元時,已經出掉的10%籌碼是可惜了,但別忘記主力手里還大量持有該股的40%流通籌碼, 實際上停止出貨繼續做多主力的盈利是更多了。
記住,主力操盤手也是人,分析判斷同樣也會出現判斷失誤或者錯誤。當然也會及時改變原來的操作策略。實盤中,有些個股明明看到是機構在出貨,但后面偏偏又連續上升或者創新高。是散戶當時的判斷錯了嗎? 其實不一定是,當時判斷主力在減倉出貨是正確的。但因為環境變了,大盤走強了等原因。主力改變了原來的出貨策略選擇繼續拉升,后面的看不清楚,想不明白,判斷不正確是因為你的思路沒有及時改變或者說跟不上罷了。
實踐研究分析,人是活的,市場是時刻變化的,研究分析的判斷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從主力立場思考問題,懂得環境轉折思考!
以上僅僅是對換位思考和環境轉折思考從其中一個角度思考分析,更多的角度研究分析,原理上是同樣的!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