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價壓
圖形特征:(以月價壓為例)
由三條價格平均線自下而上,然后扭轉向下所形成的封閉三角形
請看(圖12-1)所示。圖中a所指是5日均價線向下死叉10日均價線所形成的結點;圖中b所指是5日均價線向下死叉20日均價線所形成的結點;圖中c所指是10日均價線向下死叉20日均價線所形成的結點。
由這三個結點組成一個封閉的三角形,這個三角形就稱為“價壓”。
圖中d線段以前的月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在沒有出現價壓之前就沒有形成頭部的可能,而在圖中e線段以后的月均線系統呈空頭排列,只要保持空頭排列下跌行情就還將繼續。
圖12-1
市場意義:
(1)在長期的上升通道中5日、10日和20日均線形成多頭排列,不可能形成三角形壓,因此沒有壓的圖形就不存在頭部的可能。
(2)在頭部經過一段時間盤整后,空方拋壓加重。長線買客退場沽空使股價緩慢滑跌。最初的沽空可能是緩慢的、試探性的或無意識的。隨著股價的下跌,5日均線第一次下破了10日均線,這說明五天內新賣出的股民平均成本已低于十天內賣出的股民平均成本。換一句話說,五天內新退場的股民情愿用低于十天平均價搶賣股票,股民對該股的供應量已超過了該股的需求量。也意味著十天內買入該股的股民已經小有虧損了。在長期上升中難得有虧損的時候,在虧損痛苦的提醒下又有一批股民退場賣出,賣出就能少虧錢又提醒持股者繼續賣出。市場的天秤已傾向于空方,不久5日均線下破20日均線,使20日內買進的股民也有虧損。此消息繼續提醒人們賣出該股,鼓勵離場者繼續離場,該股的需求量巨減而供給量越來越大,終于有一天10日均線下破20日均線,最終三條均線封閉成一個三角形壓。這使虧損的人擴展到5日持股者、10日持股者和20日持股者,這種循環繼續強化的話,三條均線將向下形成空頭排列,從而展開一輪空頭行情。
三角形“壓”在頭部形態中是否有普遍性?考證后發現絕大多數個股都有這個規律,而在長期上升的末端這種三角形“壓”幾乎是頭部的代名詞。
圖12-2
下面是一個季均線系統上形成的季價壓。見(圖12-3)
圖12-3
下面這只個股用碰、撤、穿、抽的迂回走勢對頭部的季價壓進行強化。見(圖12-4)
圖12-4
下面這只股票主力綜合運用“天門”,“月價壓”,“壓下平臺”,“斷頭鍘刀”等等技術綜合構筑頭部,值得注意的是圖中的壓下平臺在盤整到末期時照樣出現了量芝麻點,但這里的量芝麻點已經和回檔時的量芝麻點有了本質的區別,這里的量芝麻點是盤中的散戶行情,大家都在觀望,直到量萎縮,買賣都暫時的停止了,但隨著股價重心的逐漸下移會有更多的人突然醒悟過來而加入做空行列,所以后面一旦跌破壓下平臺的底邊線就發生了暴跌。
其實主力很狡猾的,他早就在天門和之前的拉高中大量出貨了,后來留下少量的貨構筑了這個平臺繼續吸引散戶跟進,但從種種頭部跡象的不斷顯現來看,就可以知道他在耍什么花招了
請不要隨便的拿任何的一個單一技術來操作股票,應該用合成技術綜合的判斷一個股票的優劣,當然這一節不是講合成技術的,僅僅是發現量芝麻點的位置不同有感而發而已。見(圖12-5)
圖12-5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