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中各種研究主力機構動向的技術方法很多,從即時走勢圖、分時圖、日K線、周月K線,以及技術指標,都能夠發現主力機構的做盤動向,作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觀察行情交易中場內的買賣委托,即委托買賣盤的變化,可以準確、即時觀察到主力機構的一舉一動。因為,委托買賣盤是主力機構與其他機構、散戶博弈時排兵布陣的窗口。市場參與各方委托買入的價格、數量及委托賣出的價格、數量均會在買1、買2、買3、買4、買5和賣1、賣2、賣3、賣4、賣5,以及現手、內外盤、量比等實時地反映出來, 雖然主力機構可以通過各種操盤手法刻意隱瞞自己的真實意圖,但是,在行情窗口中總會露出許多破綻和做盤的痕跡。
通過委托買賣盤和成交明細,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個股主力機構近期的意圖,進而幫助我們調整相應的操作策略。下面將常見的委托買賣盤盤口現象作簡單介紹。
1.大單壓盤現象
俗稱上壓板,一般指四位數以上的賣盤。當個股在處于循環低位的底部震蕩時期,以及主力振倉洗盤之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五檔委賣盤中,經常連續出現大賣單壓盤的現象,死死壓制住股價上漲,給人感覺上檔拋壓很大,還有下跌的風險,但這往往是主力機構采取壓盤建倉的手法,此時應該等待走出底部時果斷進場。
當個股處于階段性上漲時,也可以看到盤中經常連續出現大單壓盤現象,但是,大壓單卻在漲升過程中不斷被吃掉,股價展開飆升,這通常是主力機構利用對敲手法吸引場外跟風,同時兼有壓盤洗盤的意圖,此時,在股價放量啟動時及早果斷介入,可以享受飆升的樂趣。
當股價已經漲升較大,或者開始從高位下跌,如果盤中出現連續大單壓盤現象,說明了獲利盤較重,此時應果斷減倉出局。
總之,同樣的現象其盤口意義也可能大不相同,必須要根據個股不同階段的具體走勢作出準確的判斷。如果股價跌停時出現的大壓單,基本上均為投資者恐慌性委托掛單賣出的真正賣壓,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能參與的。
2. 大單托盤現象
俗稱下托板,一般指四位數以上的買盤。當個股處于階段性上漲階段時,在盤中的上漲過程中,委買盤五檔往往會經常出現連續的大單托盤,這往往是主力機構為了吸引場外跟風、或者為了減少拋壓的操盤手法,此時如果股價剛啟動上漲,可以追擊建倉。
當個股處于階段性下跌、或者大勢不好之時,也會經常出現大買單托盤的現象,這通常是主力機構為了不讓散戶恐慌,減少拋壓的護盤手法,此時,只要判斷仍有較大得下跌空間,應及早出局。如果股價漲停時出現的大買單,基本上均為漲幅限制而投資者爭先委托掛單買進造成得結果,在股價上漲的初中期可以及時跟進,然而,高位有誘多的嫌疑,須謹慎。
3.大單買入現象
一般指500手或四位數以上的大買單,這在個股放量上漲時經常可以見到此盤口現象。當個股在上漲時主力機構為了吸引場外跟風,經常用對倒方式,連續出現主動性的大單買盤,主要為了減少上漲中的拋壓,以及便于拉升。如果在個股階段性下跌或大勢不好之時,逆市出現主動性的大單買盤,往往是主力為了安定散戶或誘多出貨的操盤手法。而對于原本成交低迷,突然出現主動性的大單買盤,要觀察大買單是否具有持續性和攻擊性,綜合進行判斷主力的意圖。
4.大單賣出現象
一般指500手或四位數以上的大賣單,這在個股放量下跌時經常可以見到此盤口現象。當個股階段性循環底部區域時,如果盤中經常出現連續性、主動性的大單賣盤,這往往是主力機構打壓吸籌的操盤手法,應密切關注;當個股處于階段性上漲的中途,如果出現連續性、主動性的大單賣出,這往往是主力機構采取邊拉升邊振倉的洗盤操作手法;當個股處于階段性頂部、或下跌時,如果出現連續性、主動性的大單賣出,價量明顯背離,說明回吐壓力很大,或主力機構在堅決派發、出貨,應及早出局或回避。
5.極小的委買賣盤現象
一般是指兩位數以下的買盤或賣盤,一般在行情低迷時、中小盤個股的下跌末期、以及主力出貨完之后的下跌途中經常見到,說明場外投資者仍處于觀望狀態,或主力機構仍未進場。對于這種盤口現象一般不作為我們重點關注的對象,少參與為佳。
6.大買賣單不斷撤掉現象
有時候,在盤中可以看到在委托買賣的五檔上,原本有大單壓盤或大單托盤,突然間卻被撤掉了,如果連續出現這種現象,一般均為主力機構采取常用的誘多或誘空的操盤手法,甚至于在漲跌停板上,主力也常常用這種手法達到自己的目的,此時應根據大勢和個股的具體位置綜合分析才能作出準確判斷。
7.主力通過委托掛單控制股價走勢
一般中小投資者看盤,只盯著五檔的委托買賣盤分析較多。其實在五檔之外,作為控盤的主力機構一般都會暗地里布局掛單,以控制股價的波動范圍,從不至于因為某些小機構或者散戶的突然性買賣,造成股價異常波動,打亂、破壞主力機構精心計劃的即時圖走勢,除非主力機構自己有意而為。
8.委托買賣盤誘騙散戶
證券分析系統中的委買委賣的盤口,主力最喜歡在此表演,當委買單都是三四位數的大買單,而委賣盤則是兩三位數的小賣單時,一般人都會以為主力要往上拉升了,以此吸引場外跟風盤去掃貨,從而達到莊家出貨的目的。震倉洗盤時,主力反過來使用,盤中下跌時委買單都是兩三位數的小買單,而委賣盤則是三四位數的大賣單時,造成拋壓沉重的假象,引誘散戶賣出,達到吸籌的目的。
制造假的主動性買賣盤:有的投資者喜歡根據外盤(主動性買盤)、內盤(主動性賣盤)大小來分析主力機構向上、向下攻擊的動向,來決定買賣方向,而主力卻利用委托買賣盤時間差制造主動成交的假象來誘騙散戶:如兩個操盤手在兩部電腦上分別輸入,按買三的價格輸入賣出9000股,按賣一上的委賣價買進1000股,然后同時下單,結果顯示出來就是成交10000股,而且是按委賣單成交,分析系統會統計為外盤(主動性買盤)增加,給人有大單買進的假象。此時,要盯緊均價錢和買一、買二、買三上掛單數量的增減情況,若顯示一大筆主動性買單,而分時均線卻往下掉,買盤掛單數量減少,證明這一筆是假買盤,真賣盤。相反,同樣的道理,主力也很容易利用委托買賣盤來制造內盤(主動性賣盤)增加的假象,誘騙散戶跟風賣出。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