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很少有人沒有吃過甘蔗。對于甘蔗的吃法,就連那3歲的小孩子們都知道,而大人們更是在行。對于甘蔗的根部,雖說很甜,但由于節多質硬,人們往往都是將它丟在一旁的;而對于甘蔗梢,由于其糖分不足,甜度不夠,人們也都是大截大截地將它棄之于一邊的;只有中間那一部分,既有糖分,又肉質疏松,所以才受到人們的歡迎——當然這中間部分靠甘蔗梢的一端其受歡迎的程度較之于其他的還是要差一些。也正因如此,那些蔗攤上的賣甘蔗者,不等買主開口他就會幫你將這甘蔗根部與甘蔗梢部分剁下來,你所拿到的也就是賣甘蔗者為你刨皮去兩端后的中間部分。
對于這種吃甘蔗的吃法,我總覺得和炒股票大為相似。作為一個成功的散戶投資者來說,其炒作股票的過程不就是這吃甘蔗的過程么?
這甘蔗的根部其實也就是股票的底部了。雖然抄底是每個股民所祈盼的事情,但由于股票做底的過程常常是一個漫長的甚至是痛苦的過程,所以對于那些有一定的投資經驗的股民來說,他們是不愿意參加這一過程的,也即不愿吃這甘蔗的根部了。不過對于那些有耐性的、或者是中長線投資、或者是無時間經常光顧股市的投資者來說,參加這樣的筑底過程總比去追漲殺跌強。如我笨拙,就常常在一只股票的底部和那莊家較勁,雖然浪費了不少時間,但我的資金他們是一分都沒有拿去的。
而甘蔗梢就應該是一只股票或者一輪行情炒作的尾聲了。這時的個股往往處在莊家的籌碼派發階段,個股上下波動明顯,走勢不定;而從大盤來說,也是盤中個股漲跌互顯,參與者總是感覺不到甜頭來,仿佛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正如當前的大盤相似。對于這樣的行情,往往都是那些高手們參與的行情,而對大多數的投資者來說,在并無確切的消息和好股可選的情況下,放棄這樣的行情應該是不錯的選擇,縱然你拋出的股票還在上漲,你也就把它當成是對那些高手們的一種獎勵吧,畢竟他們是冒著風險在拼搏,稍不留神他們也會割肉斷臂的。
至于甘蔗的中間部分也就是一輪行情或個股炒作的主升浪部分,是投資者樂于跟風和炒作的一個波段。這是個股炒作中獲利最豐厚的時期,而且耗費的時間也少,是投資者必須應該抓住的一道環節。對于大多數的散戶投資者來說,能把這“甘蔗的中間部分”吃不去了,其收益也就不薄了,然后放心地休息或研究去,靜候下一只“甘蔗的中間部分”出現,并伺機撲上去搶它一截下來,哈哈,如此這般,你要不賺錢也都難了。
吃甘蔗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件事情,它所揭示的其實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道理。將它運用到股票的炒作中來,作為普通的投資者,我們是否也應該像吃甘蔗時一樣,有所為又有所不為呢?盡可能地爭取到那截甜蜜的獲利豐厚的中間部分,放棄兩端特別是甘蔗梢這末端的充滿風險的部分,相信我們的炒股將和吃甘蔗一樣地休閑而又甜蜜!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