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種說法,叫做“好馬不吃回頭草”,其意思可說是人人皆知了。
“好馬”為何不吃“回頭草”?在下曾作過一番探究,其原因大致有三點:其一,剛剛吃過草的地方,不可能在“回頭”之間就能重新生長起新草來,所以縱然“回頭”也不可能有草可吃,因而不如不回頭。其二,都說“人高馬大”,因此,縱然后邊還有沒有吃完的草,與其勞神費力地“回頭”,還不如就吃“眼皮底”下的便當。其三,都是讓那一個虛無的“好”字光環給弄的,為了吃上一口“回頭草”而痛失“好馬”稱謂,甚至因此而落下個“歹馬”的名聲,那不如就此懶得“回頭”了,何況“天涯何處無芳草”?
不過,股民可沒有好、歹之分,人在股市可不能提倡這種“好馬精神”,只要有“回頭草”可吃,管它是做“好馬”還是“歹馬”的,就是做“牛”、做“羊”、做“免子”也行呀!因此,作為股民,在股市中就要提倡吃“回頭草”。
股市是一塊生長“回頭草”的沃土,股市中的“回頭草”又鮮嫩又味美。如果股民們放著大片大片的“回頭草”而不吃,那無疑將使自己失去大量的投資賺錢的機會。像那箱形整理的股票,像那波浪似上升的股票,其實它們都可以是股民口中鮮美的“回頭草”。
炒股要吃“回頭草”。對于股民來說,吃“回頭草”其實是一種較為安全穩妥的炒股方法。一方面,既然是吃的“回頭草”,想必那股票已是自己熟悉了的,從其公司的發展狀況到股票的股性,炒這樣的股票無疑是最讓人放心的了,這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炒自己熟悉的股票的道理了;另一方面,既然是吃“回頭草”,那么,股票的價格必定是“回頭”了的,也即是股價從高處回落到了低處了,此時股票的風險已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釋放,此時再吃進來,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高拋低吸”的道理了。
我認識一位股民,可算得上是一位專吃“回頭草”的高手。他每年炒著的股票數不會超過10只,而他的資金就在這10余只股票上跳來跳出的,A股票的價格低了,他就將A買進來,B股票漲到一定高位了,他就將B賣出,又買進低位的C,就這樣他每年在股市上的收益都是三四倍的增長,其實他的手中并沒有什么大黑馬,他的操作手法也沒有固定為中長線或短線之類。比如在2000年初,康賽集團跌破8元時,他將該股買了進來,到4月份的時候,他在11元處將該股賣出了(隨后該股漲到12元之上才出現回調),又去買了別的股票,7月份,康賽跌到9元附近時,他又賣了別的股票,而將該股買入,直到九月份時,他又在12元上方將該股賣出,僅在這一只并不出眾的康賽股票身上,他今年就賺了約80%的收益。
由此可見,吃“回頭草”的辦法不失為在股市中贏利的一個好的投資方法。因此,作為股市中的投資者來說,不妨像上面那位股民一樣,有意識地在股市里也為自己種植起一片片的“回頭草”來,相信這片片“回頭草”一定會將你的肚子填得飽飽的。
老虎招聘
聽說老虎要招聘一個助手,應聘的動物很多,狐貍搶先報了名。
面試開始了,第一個便是狐貍。老虎問:“你了解自己嗎?”
狐貍沒有聽懂老虎的話,忙問:“你說了解誰?”
老虎把話重復了一遍,把“自己”兩字說得特別清楚。
“嘿嘿!”狐貍笑著說,“連自己也不了解的,不是傻瓜嗎?我非常了解自己!”
老虎說:“那么你說說你有什么優點?”
狐貍不假思索地說:“第一,我頭腦清楚,善解人意;第二,身段苗條,儀表堂堂;第三,口才極好,能說會道;第四……”如果不是老虎打斷它的話,它能一口氣說出十幾條優點來。
老虎說:“我還想聽聽你有什么缺點。”
狐貍抓著后腦勺說:“至于缺點嘛……我沒有缺點呀!”
老虎把手一擺,說:“看來你不了解自己。回去吧,該干什么還干什么!”
——結論:人與狐貍一樣,最難認識的就是自己——不僅要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的優點,更重要的是還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而投資股市更應做到這一點。如果一個投資者在股票投資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那它就很難在股市里獲得真正的成功。若果真如此,那還不如聽信老虎之言:“回去把,該干什么還干什么!”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