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有個楚國人,一次乘船過江,不小心把身上掛著的一把寶劍掉進了江里,他不慌不忙地從口袋里取出了一把小刀,伏下身子,在船幫上刻下了一個記號。嘴里還不停地念叨:“這是寶劍掉下去的地方。”等到船靠了岸,人們紛紛下船。這個楚國人對著船幫刻的記號處,跳下水去。不一會他鉆出水面上來,對著船幫的記號看了看,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劍就是從這里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了呢?”船夫告訴他說:“寶劍掉進江里以后,船還是在行走的,而寶劍沉在水底下不會跟著走的,現在船已經到岸,在按照船幫上刻的記號去找它,怎么能找到呢?”
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古人“刻舟求劍”的故事。作為今人來說,也許不會再做出“刻舟求劍”這類笨拙的事情來,但不知以變應變者在當今的股市里卻是大有人在的。
例如2001年12月12日是成發科技上市的日子。作為一只流通盤僅5000萬股,具有航空概念的股票,成發科技理應受到市場的追捧。何況此前上市的幾只股票的走勢總體來說都還不錯,特別是11月29日上市的北京華聯,作為一只流通盤同為5000萬股的商業股票,該股上市之日高開高走,股價站在17元之上,開盤追進者獲利可達10%。因此,對于成發科技來說,其股價更應該高開高走,天馬行空。正是基于這樣一種認識,于是,許多股民在該股以2150元的價格開出后,奮勇殺入,以便賺它個10%,甚至更多。但令這些殺入者失望的是,該股稍作沖高后,便一路下行,到12月24日跌至最低價時的1567元,在不到10個交易日的時間內,該股的跌幅達到了27%。
這些在上市之日追進成發科技的股民們之所以出現投資失敗,其關鍵的教訓還在于“刻舟求劍”,而不能以變應變。他們只知追逐新股賺錢,卻不知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如果說,大盤還處在強勢之中,那么,按2150元買進成發科技就是賺它個30%以上也不奇怪。可遺憾的是,成發科技上市的12月份只是一個弱勢,大盤的強弱已不可同日而語。而成發科技與北京華聯雖然同處弱勢之中,但北京華聯上市時正處大盤弱勢中的強勢上升階段,當時印花稅下調后不久,市場流傳著降息的消息,投資者對后市充滿了希望。而成發科技上市之時,正是大盤短線見頂,市場新股發行加快,在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下,一級市場的中簽者面對200%以上的獲利,選擇出貨自然也就是明智之舉了。作為二級市場的股民來說,開盤追高殺入,焉有不套之理?
炒股之道,貴在認清大勢的變化,并以變應變。正如那“刻舟求劍”的故事一樣,那船(股市大勢)在行走,而投資者的思想意識與炒股方法還停留在原來“掉劍”的位置上,如此一樣,我們又如何能夠尋找到自己所要找的“寶劍”呢?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