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
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
2005年底以來的股市價格暴漲使投資者對股市知識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書店里能看到的有關股市投資的書很多,但能夠直接指導投資實踐的并不多。目前有關股市投資的書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由國內(包括港臺)人士寫的關于股市操作技巧的書;另一類是國外譯著。在今天看來,這兩類書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先看第一類書的缺陷。該類書大多為初淺的讀物,基本上以“看圖識字”為主,它們傳授的是如何從K線圖上尋找股市上漲或下跌的規律,試圖從股價漲跌中洞察所謂的“莊家”的動向和意圖。這類書的假設前提是股市中存在“莊家”。所謂的“莊家”就是以資金優勢操縱股價的個人或機構,很明顯,坐莊是違法行為,雖然在我國股票市場的確曾經存在“無股不莊”的事實,但“莊家”并非是市場的主流,更不是市場發展的趨勢。道理并不復雜,因為坐莊需要三個條件:其一,監管者的縱容或默許;其二,投資者是以散戶為主,做莊成功是建立在信息不對稱基礎上的,機構投資者有充分的信息來源和信息搜索能力;其三,上市公司規模較小,價格容易控制。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在我國目前及未來的股票市場,這三個條件都已經或即將發生變化。例如投資者結構的變化:2000年,證券投資基金總規模只有100億元左右,占股市流通市值的比例不到1%,但至2007年6月底,證券投資基金的總規模已經超過18000億元,占股市流通市值的比例超過30%,每家經營狀況良好的上市公司都有數家投資基金入駐,“坐莊”的結果只能是幫基金抬轎子,因此,企圖用坐莊的方式來操縱股價已越來越不可能。
再如,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也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從存量看,由于股權分置改革已經基本完成,以前不能流通的股票已經逐漸開始取得流通的權利,流通市值迅速膨脹;從增量看,大型國有企業的整體上市及H股和紅籌股回歸使新增的大盤股規模越來越龐大,單個大戶或機構企圖操縱股價的漲跌已經很困難。
投資者必須面對新的市場環境和新的市場趨勢,以往建立在“坐莊”和“跟莊”基礎上的投資思維已經過時。
再看第二類書的缺陷。譯著類的書也存在明顯的不足。琳瑯滿目的譯著對于我國投資者來說的確是寶貴的精神食糧,但這些譯著的背景是國外成熟市場(尤其是美國的市場),與現階段我國的股票市場有相當大的差距。國外的市場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市場,而我國的上市公司大多數是國有控股的,這就決定了我國的公司治理有別于美國,我國的股票市場運行規則也不可能和美國一樣。
以“價值投資”理念為例,以巴菲特為代表的美國投資大師們倡導的“價值投資”理念的核心是“選擇好的公司股票長期持有可以獲得超越市場的收益率”。價值投資的基本邏輯是“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卓越的管理團隊可以創造超額利潤”,用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買公司的股票看中的是人而不是公司”。這在美國是成立的,但在中國就難以照搬照抄了,因為我國的國有企業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都是由組織部門委派的,即使是表現優秀的董事長或總經理,只要組織部門一紙令下,便立即換了崗位,因此,這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團隊存在不確定性,長期投資的基礎也就不存在了。有人可能會反問:難道中國石化、中國石油這樣的公司都不值得長期投資嗎?這些公司的確在過去的幾年里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但這些公司與其說是靠管理創造了價值,還不如說是憑壟斷成就了業績,它們的良好業績是難以持久的。
總之,我們不能照搬照抄外國的經驗,也不能守著以前的知識固步自封,我們應該踏著時代的步伐,在消化吸收國外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實際,不斷總結、不斷創新。只有做到“全球視野,本土智慧”,股市投資才會成功。
由中國鐵道出版社編輯出版的“投資名家”系列叢書就是在“全球視野,本土智慧”的指導思想下的一個嘗試,它匯集了我國股票市場有影響、有深度的言論和觀點,其中,有金融理論工作者的理性與抽象,也有戰斗在一線的股市投資者的激情與感悟;有股票市場某一領域的深度剖析,也有適合大眾口味的一般讀物。總之,該叢書是試圖營造一個“群賢畢至”的開放系統。
我十分贊成出版這樣的一套叢書,也冒昧地將自己的拙作列為開篇之作。我深知自己不是什么“名家”,但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力作能匯集到“投資名家”叢書中來。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