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股票新手到高手-機構比個人投資者更有優勢嗎? 經典書籍
股惑之
2012-10-26 10:23
434次瀏覽
收藏
分享至小組
全民煉股爭霸賽
創建者:叩富小編 模擬資金:100萬 時間:2021.5.1—2023.4.30 進行中
大賽介紹:叩富全民煉股爭霸賽,每月為一期,按照模擬交易收益排名發放獎勵。
1、每位參賽選手只能擁有一個大賽賬號,且賬號必須通過手機號驗證;
2、單只個股最高倉位不得超過前一日總資產的50%,系統在買入時做限制;
3、月周轉率需超過200%,才可參加月賽。全倉買入賣出一次的周轉率算作100%;
4、初始資產統一為100萬元虛擬資金;月賽期間如果虧損較多,可以購買“重置卡”,利用“重置卡”可以在下場月賽開賽前重置資產到初始資金100萬。
展開
參數人數:27970
立即參賽
如何分析公司業績確定股價的基礎是由公司未來經營產生的由現金流按照某一折現率折現后得出的當前價值。因此,業績就是折現后的自由現金流。投資者都知道公司股票價格的漲和跌最終是由業績驅動的,大多數投資者的買賣決定也是受公司業績變化和業績預期的影響,但究竟什么是被我們每天掛在嘴邊的“公司業績”呢?任何一本金融學教科書或任何一位金融學教授都會告訴你,唯一正確的公司價值暨確定股價的基礎是由公司未來經營產生的自由現金流(FCF)按照某一折現率折現后得出的當前價值,因此,業績就是折現后的自由現金流。但在實際經濟生活中,準確計算長期自由現金流難度很大,可以說是幾乎無法做到的,沒有實際可操作性。在實際操作中,投資者約定俗成的是將公司的會計利潤,即支付所有賬單和稅單后的凈利潤視為公司業績。這看上去雖不完美,但很實用,也很好用。我們只需關注公司披露的凈利潤,并預測未來1~3年的凈利潤,即可得出對公司業績及股價的判斷。當然,這種判斷還不足以構成我們的投資決策依據,因為不同收入和利潤規模的公司不在一個量級上。但將凈利潤除以發行股票數量(總股本)后,即每一股里有多少凈利潤,在不同公司之間是可以比較的,于是就出現了每股收益(EPS)這個重要指標。現在可以給出在實際投資中對于業績的定義了——業績就是每股收益。那么,業績在投資活動中又是如何表現和發揮作用的?在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股票市場,上市公司每年會有4次業績發布的集中日期,這就是所謂的業績披露期,是上市公司向股東們集中交成績單的日子。由于公司股價走勢和未來的定價主要取決于市場投資者對于公司未來各季度或年度業績的預期,如果這份成績單好于投資者的預期,即公司披露的當期EPS超過市場預期的EPS,并且有跡象會繼續向好,股價往往會有進一步的良好表現。但如果實際的EPS未達到市場預期,且看上去以后還會更糟,則很少有投資者這時還愿意繼續持有,股價應聲下跌便是情理之中的了。但投資者很難準確確定業績的市場預期,因為國內市場上目前還沒有海外成熟市場的IBES系統(InstitutionalBrokersEstimateSystem)來發布市場平均業績預測,投資者目前對業績好壞的判斷還是基于增長率的絕對值,而非業績預期。決定股價高低的另一個因素是公司披露業績的成績單的質量如何。即便公司公布了高增長的且超出市場預期的業績,但如果總體質量不高,也會遭到投資者的質疑甚至被拋棄。判斷公司業績質量高低主要看三點:首先是業績表現的可持續性。比如一家公司披露了高增長的業績,但其成長性來自于變賣資產、裁員減薪或其他一次性收益所得,顯然這一業績的質量是不高的,只有當EPS的增長是來自于銷售額的上升或主營業務利潤率的改善,才可被視為是可持續的、有質量的業績。通常情況下,如果投資者發現凈利潤增速明顯高于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速,就要警惕公司是否使用了“非常”手段來實現業績的高增長。其次是業績表現的可控性。如果公司業績增長來自于一些公司無法控制的因素,比如中國國航(601111),因央行突然宣布人民幣大幅升值而帶來公司業績激增,雖然在短期內投資者也會跟著受益,股價受此影響會有短期良好表現,但來年業績怎樣就不好說了,因為公司業績的穩定增長還是由企業的內功來決定的。高質量的業績是對公司管理水平、公司產品和服務競爭力的綜合反映,這樣的股票才能讓投資者放心持有。最后是賬面利潤是否能順利變為現金流。有些公司的銷售額和利潤都出現大幅增長,但經營性現金流很差,甚至為負數,再一看資產負債表里應收賬款大幅增加,原來是“賣”出去很多貨卻沒收回錢,這樣的情況也會讓投資者很不放心。一個極端的例子是2003年四川長虹(600839)因“成功”開拓北美市場,業績大幅增長,但應收賬款增長更快,之后發生的事大家都清楚,上億元的應收賬款變成壞賬,導致巨虧,公司股價也一路下跌。因此,只有當業績增長,而且有相匹配的現金流作驗證時,才是有質量的業績,才是不會騙人的。可以說,投資者的投資生涯就是在與公司業績共舞,在預期、驗證、再預期中經歷一個個痛苦與歡樂的輪回。投資者除了要知曉在實際生活中的業績概念和判定業績好壞的標準外,真正的功夫還是在于對未來業績的準確把握和預期上。
![](https://static.cofool.com//public/images/2022/share-arr.png)
分享該文章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