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投資者比個人投資者更有優勢嗎經典書籍
hibuti2012-10-29 09:41883次瀏覽收藏分享至小組
全民煉股爭霸賽
創建者:叩富小編 模擬資金:100萬 時間:2021.5.1—2023.4.30 進行中
大賽介紹:叩富全民煉股爭霸賽,每月為一期,按照模擬交易收益排名發放獎勵。
1、每位參賽選手只能擁有一個大賽賬號,且賬號必須通過手機號驗證;
2、單只個股最高倉位不得超過前一日總資產的50%,系統在買入時做限制;
3、月周轉率需超過200%,才可參加月賽。全倉買入賣出一次的周轉率算作100%;
4、初始資產統一為100萬元虛擬資金;月賽期間如果虧損較多,可以購買“重置卡”,利用“重置卡”可以在下場月賽開賽前重置資產到初始資金100萬。
展開
參數人數:28181立即參賽
機構投資者一定比個人投資者更有優勢嗎?答案是未必。個人投資者可以自己去做調查研究,不放過每個細節;由于是用自己的錢做投資,因而會更加用心、更加專注,更容易成為某個行業或領域的專家;決策會更加快捷、靈活,且更加具有隱蔽性。不容否認,一個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導的股票市場的投資行為會趨于正規和專業化,至少大家都在使用同樣的游戲規則,都是以研究公司基本面、發掘公司價值為主要投資思路,股票市場也因此會變得更有效率,將資源配置到那些真正值得支持的領域。對于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他們分享股市回報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去購買共同基金或其他與股市關聯的理財產品。但是,市場的機構化并不會出現所謂“消滅散戶”的情況,中國人在傳統上習慣于自己打理錢財,在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里,個人投資者依舊會是股市里不容忽視的一支力量,而且那些有能力掌握專業投資知識的個人投資者的數量也正在不斷擴大,他們與機構投資者相比,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許多投資者可能僅僅只看到機構的基金經理們所擁有的種種優勢,比如他們獲取市場信息的資源和工具之豐富是普通投資者所不具備的。機構可以每年花費幾十萬元訂購各個行業的數據庫,及時了解各主要產品的價格、產量、出貨、進出口變化;他們可以在第一時間里得到可能影響市場變化的國內外財經信息;他們擁有完善的財務預測、估值和財務及市場分析軟件和模型;此外還有內部和外部研究員的支持,以及圈內的交流機會;由于有資金保障,基金經理可以隨時走訪感興趣的上市公司,了解第一手資料;他們還可以花錢邀請行業專家甚至政策制定者來講解行業發展趨勢。難道這一切就能保證基金經理人都能創造優于市場或高于個人投資者的投資回報嗎?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全球市場,能夠打敗基金經理的優秀個人投資者大有人在。為什么?第一,機構投資者們由于管理的資金數額龐大,需要做大量分散化投資,可能持有幾十只甚至上百只股票,而不會把資金押在幾只表現最好的股票上。他們追求的是“有效邊際”,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獲取盡可能大的回報;為投資者創造穩定可持續的回報是他們的首要目標,因此他們不能承受過大的風險,業績表現往往很難超越市場的平均水平。第二,機構投資者,即多數基金經理的智力并不超常,他們的分析水平和決策依據通常也是很平庸的。從某種程度上講,因為他們頂著給投資者業績回報的長期壓力,比普通投資者更容易犯錯誤,智商不是確保投資成功的關鍵要素。第三,基金經理缺少責任感。因為基金經理實際上是“代理人”的角色,即他們運作的錢不是自己的錢,他們的收入與給投資者的回報多少沒有直接的關系。第四,基金的決策流程決定其很難先知且先動。基金經理自己不會直接去做研究、做模型、寫報告,他們依賴于內部和外部研究員的支持。研究員從發現一個好的公司苗頭、開始搞調研、做模型到完成報告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然后基金經理開始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至少又需要一個星期,提交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通過又至少需要一個星期,獲得批準開始建倉時這只股票的價格恐怕已不再誘人了。第五,基金經理無法做到專注。盡管受過良好教育和嚴格訓練的基金經理們較普通投資人在思考時更有效率,在獲取信息后可以很快做出判斷,但投資的復雜性在于每項投資背后所需的行業知識背景都不相同,而國內還沒有出現以行業投資劃分的基金品種,很難要求基金經理們都是所投資行業和公司的專家。投資組合決定了他們不能專注于單一或有限的行業,其結果往往是無法對行業和公司信息做出更加全面準確的判斷。第六,其他內外因素的限制。除了投資決策過程長外,基金贖回和申購的波動會導致基金經理投資時進退維谷。影響他們心緒的一小半原因來自于股票價格的變動,一多半原因則來自于基金份額的漲落。而基金投資行為的透明化也使他們更容易被暗箭所傷。我們分析機構的上述劣勢正是優秀個人投資者和部分私募基金的優勢所在,他們可以自己去做調查研究,不放過每個細節;他們是在用自己的錢做投資,因而會更加用心;他們可以更加專注于自己熟悉的行業或在有興趣的領域投資,更容易成為某個行業的專家;他們可以自我決策,制定更加及時、靈活的交易策略;而且由于資金有限,進進出出通常不會被其他市場參與者察覺。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廣泛運用,個人投資者在獲取市場信息的渠道和時間上,已與基金經理沒有太大的差別,關鍵還是要看能否對這些信息進行正確的解讀,做出準確的判斷。要提高正確解讀信息的能力,作為個人投資者,唯一需要加強的就是對投資知識的學習和對投資常識的掌握。哪些市場信息需要關注,這些市場信息意味著什么,以及什么股票在什么階段值多少錢等,對此進行判斷所依據的理論基礎和邏輯基礎應該說是全球通用的,真正掌握了它們,個人投資者戰勝基金經理并不是難以做到的。

分享該文章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