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賽介紹:叩富全民煉股爭霸賽,每月為一期,按照模擬交易收益排名發放獎勵。 展開
(一)新股究竟有何神秘的面紗
為什么1995年度業績平平的“西藏明珠”眾口皆碑、流通股并不是很小的“中山火炬”填權效應如此顯著?每輪大行情漲幅的往往是新股板塊以及與新股板塊有“血緣”關系的半新股板塊。但不少人也在新股上“翻船”,從21.70元購入的“廈門廈工”的原始股,“哈歲寶”上市第一天以16元購入的都也飽嘗失敗之苦。
客觀地講,新股本身就是新生事物,有全新題材的新股勢必受到方方面面重視。新舊主力絞盡腦汁設計“開盤價”,股民群體也似乎煥發了活力,但關鍵所在還不僅僅是新股本身,更是新股對大盤舉足輕重的影響;維持現行價格的并非股票內在價值,不要是取決于市場上的供求關系,而恰恰新股會改變這種關系。
新股既能夠帶動大勢反轉,產生中級行情,又能夠加速大盤的下跌,這種焦點效應使得每個人都對新股敏感,甚至從某種角度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上證指數326-1558點正是受了新股的不同沖擊所形成的波動。從中可以看出股民對新股的愛之深,是有深層次原因的。
(二)新股和老股的不同
1、股本擴張的不同
老股中有許多歷史遺留問題,包括股本結構不規范(流通股占總股本的比例偏小、有循環的轉配股)許多股還帶有H股、B股造成大、小股東所處在的利益不同,需要較長的磨合期,這樣在中期內難以達到同一的股本擴張。而許多新股由于歷史包袱輕,輕裝上陣,較小的流通市值和企業規模發展不匹配,故股本擴張反而成了首要任務。
誰都不愿意砸鍋賣鐵地送股,誰都知道股本擴張是有利有弊的事。一位企業的老總曾發自肺腑地講道:一送一以后股價從一線股變成二線股,質地從績優股變成績平股,企業
的業績留下巨大的決口,與其說這是一種動力,不如說更是一種深深的壓力。所以,有的上市公司盡管公積金雄厚,但卻相當吝嗇,然而我們從“深發展”的高速成長中得到更深的啟發:沒有持續的股本擴張,其永遠長不大。例如勞動密集型的紡織行業,即使大劑量配股,所籌的資金也不能用在刀刃上,反而不具備抵抗風險的能力。沒有持續的股本擴張,企業的形象也會受損。例如“新世界”已經解放了70元的歷史天價,而“第一百貨”的歷史天價卻是可望而不可及。
2、業績的不同
許多老股雖然也是同行業的杰出代表,但行業的大氣候,或者說總體起點不如新
股,造成業績的絕對值太低,在經濟軟著陸尚未完成前,相當部分老股的年度稅后利潤只有0.02-0.06元/股,在經濟軟著陸完成后,即使業績增長50%,也只不過0.03-0.09元/股。而新股由于資產重組等優勢,量變到質變速率加快。
文章很精彩?轉發給需要的朋友吧
![](http://img.cofool.com/uploads/avatar/004/48/03/37_avatar_small.jpg)
![](http://static.cofool.com//public/images/2022/eye.png)
![](http://img.cofool.com/uploads/avatar/004/48/03/37_avatar_small.jpg)
![](http://static.cofool.com//public/images/2022/eye.png)
![](http://img.cofool.com/uploads/avatar/004/48/03/37_avatar_small.jpg)
![](http://static.cofool.com//public/images/2022/eye.png)
![](http://img.cofool.com/uploads/avatar/004/48/03/37_avatar_small.jpg)
![](http://static.cofool.com//public/images/2022/eye.png)
![](http://img.cofool.com/uploads/avatar/004/48/03/37_avatar_small.jpg)
![](http://static.cofool.com//public/images/2022/eye.png)
![](http://img.cofool.com/uploads/avatar/004/68/64/28_avatar_small.jpg)
![](http://static.cofool.com//public/images/2022/ey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