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結合市盈率指標選股
運用基本分析方法,我們可以通過每股盈利、市盈率等指標,并綜合考慮公司所在板塊、股本大小、公司發展前景等因素,確定公司的合理價格,如果價格被低估,則可作為備選股票,擇機買入。在此方法中,市盈率是最重要的參考指標,究竟市盈率處在什么位置比較合理,并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平均市盈率差距也很大,歐美國家股市平均市盈率經常保持在20倍左右,日本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高居60倍以上。近幾年來,我國滬深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在30-50倍的范圍內波動,一般來說,30倍左右是低風險區,50倍左右是高風險區。從投資價值的角度分析,假如我們把一年期的銀行存款利率作為無風險收益率,那么在股市中高于這一收益率的收益水平就是我們可以接受的,例如我們以目前的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3.78% 所對應的市盈率26.5倍,作為判斷股票投資價值的標準,低于這一市盈率水平的股票,就可以認為價值被低估、具備了投資價值。然而如果僅從這一角度去考慮問題,我們必然要犯錯誤,因為市盈率受一些因素的影響巨大。
首先,市盈率水平與公司所處行業密切相關。例如,生物醫藥行業作為高成長行業,其市場定位一直很高,動輒50-60倍的市盈率并不鮮見;97年的大牛股深科技,作為電子信息行業的龍頭股,市盈率曾高達70倍;而曾極度不被人看好的鋼鐵板塊個股,市盈率常常在10倍左右徘徊。其次,市盈率還受股本大小和股價高低的影響。一般說,股本越小的股票越受青睞,其市場定位和市盈率越高,有人將此成為小公司效應,美國的Baze 1981年最早研究了這種現象,他將紐約股票交易所的上市股票分為5類,發現最小一類的公司股票平均收益率要高出最大一類的股票平均收益率達 19.8%。
據筆者的觀察,我國的小公司效應更為明顯,并且呈現不同的特點,由于非流通股的存在,市盈率更多地是與流通股的聯系緊密。另外,偏愛低價股是我國股市的一大特色,股價越低,市盈率越高,有時每股收益才幾分錢的股票,股價達到5、6元還被認為便宜,這一價值取向不能說是成熟市場的表現,但在目前,在判斷市盈率的高低時,我們還必須考慮到這一因素的影響。此外,公司高成長與否,對市盈率有重大影響。俗話說,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未來,一個對未來有良好預期的個股,其股價自然就高。公司未來前景越好,成長性越高,市盈率水平就越高。那么如何衡量這一因素呢,我們在此引入動態市盈率的概念,從市盈率的公式可以看出,市盈率是股價與每股收益的比值,每股收益的變化,使市盈率向相反方向變化,由每股收益的不同,我們可以計算出3種市盈率,即市盈率Ⅰ,市盈率Ⅱ,市盈率Ⅲ。
市盈率Ⅰ=考察期股價 / 上年度每股收益
市盈率Ⅱ=考察期股價 / 中期每股收益 ×2
市盈率Ⅲ=考察期股價 / 預期本年每股收益
市盈率Ⅰ是基于假設企業考察期每股收益與上年每股收益相同,而上年每股收益實際上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當前的實際經營情況和獲利能力,因此該市盈率不能真實地反映實際市盈率水平,其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例如一只市盈率Ⅰ為100倍的股票,若其利潤增長1倍,則實際市盈率就降到50了,反之,一只市盈率Ⅰ僅20倍的股票,若其盈利能力大幅滑坡,則其市盈率就大大提高了。中期業績公布后,許多人用市盈率Ⅱ來選擇股票,缺陷也是明顯的,公司上半年的收益不等于全年的收益,有時還差距很大。由于企業的未來每股收益較難預測,不確定因素太多,市盈率Ⅲ很可能與實際情況有很大出入,但是無論如何,它是人們經過綜合分析公司的情況,得出的結論,具有很大參考價值。 3種市盈率雖然各有不足,畢竟是投資的重要依據,我們將3種市盈率結合起來考慮問題就會更加全面。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市盈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要辯證地看待市盈率,而且應該把市盈率和成長性結合起來考慮。在成長性類似的企業中,應選擇市盈率低的股票,若一個企業成長性良好,即使市盈率高些也還是可以介入。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