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賽介紹:叩富全民煉股爭霸賽,每月為一期,按照模擬交易收益排名發放獎勵。 展開
有人說,金融行業是邪惡、貪婪的;也有人說,金融行業是高冷、無情的;還有人說,金融行業是野蠻、殘暴的;但是,金融行業就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各行各業精英階層,蜂擁而至,砥礪前行。社會各階層各行業所有人,都需要資金融通,不論長期的或短期的資金需求,不論國內的或海外的現金需求,不論即期的或遠期的資金需求,金融業都可以滿足這些需要。
一提到金融,很多人想到的是:這是國家層面的事,國與國之間利用金融手段為本國謀利;這是資金大佬的事,有錢人利用金融掘取財富;這是生意人的事,沒錢了可以去貸款融資。還有人片面的理解為金融就是投資,就是買股票、買理財,一提到金融就想到高風險。誠然,這些方面的確屬于金融范疇,但是,這些理解都過于片面。
金融實際上對于窮人更加重要。金融對富人可能是錦上添花,而對窮人則可能是是否需要拿身體健康換錢的區別。比如買房子,對于有現金的富人來說,有沒有住房按揭貸款并不影響他們,可是對普通人,如果沒有按揭貸款這種金融支持,可能要等到年長時存滿足夠多的錢,才能住上自己夢想的房子。
中國住房改革后,房子實際上已經成了一種金融產品。很多人之所以認為中國房價是天價,那是因為房子在他們眼里就只是房子。而如果你把房子看成一種金融產品,你就明白為什么中國房價在一路飆升了。
金融另一個思維是——“借”。你沒有錢,可是銀行有;你沒有資源,可是社會有;你沒有人脈,可是別人有。這一切不一定為我所有,但這一切可以為我所用。只要你合理利用“借”的思維,你就可以早早住上自己夢想的房子。
未來的每一件物品、每一項服務、每一個企業,都可以變成一個金融產品,然后對其進行金融運作。比如電影的金融化,當你在看電影,別人卻在賭票房。
金融的本質就是錢生錢,這種邏輯將世界變成四種角色:
第一種角色:我有錢,我需要把錢變成更多的錢。(資本家)
第二種角色:我沒有錢,我可以幫有錢人把錢變成更多錢。(銀行等機構)
第三種角色:我沒有錢,但我的想法可以變成錢。(創業者)
第四種角色:誰給我錢,我就幫他掙錢。(打工者)
因此,金融是天使,因為它可以幫助需要錢的人弄到錢;金融也是魔鬼,因為讓有錢的人更加有錢。
有錢人和沒錢人最根本的區別不是擁有多少財富,而是誰更懂得金融,誰擁有賺錢的思維。窮人把辛苦掙來的錢存進銀行,富人通過貸款把這些錢“借”出來投資做生意,轉身又賺窮人的錢,所以富人越富,窮人越窮。
當下,你若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未來想成為一個有錢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思維,學習金融知識,做一個擁有賺錢思維的人。
“萬物皆為我所用,萬物皆不為我所有”一切有形資產都是身外之物,你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思想、格局才是自己的。
此時的你:人棄我取,人取我予。大我無我,眾生之所求,正是你所舍。
做投資的都聽說過一句話,要反人性。那么人性是什么?為什么要反人性?
佛家有五毒的說法。這五毒不是毒藥的毒,但是卻堪比毒藥,妨礙我們的本性:
貪、嗔、癡、慢、疑。
人性的特點是“趨利避害,趨樂避苦”。這就是人性。
股市上眼花繚亂,貌似到處都是機會之時,市場上也同時充斥著喧嘩與騷動,而在其中大呼小叫汗流浹背的身影,基本上都是散戶(包括某些所謂的機構操盤手都如此)。他們爭先恐后搶著入市撿錢,最終可能被人給“撿走”了。
人類的認知結構,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市場參與者的交易,其實交易的是認知,交易的是自己的價值觀。
人類在千百年來進化出的普遍人性,是求存,而非求真或求品德。很多人交易并不是去追尋真相,而是想獲得認同。所以上漲時會找一堆利好的理由說服自己,下跌時候又會找一堆利空的理由。為什么要找理由?因為你的倉位決定了你的立場。真正能客觀冷靜看待市場的,少之又少。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力圖讓環境適應自己。
改造環境,改造自然,這本來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是很好的,然而放在股市上,就不能這樣,而是要順應大勢,順應環境。
做投資和打工上班不一樣,他不是每天有固定收入,而是在機會來臨時,有一波大收入。窮人和富人最根本的區別是,窮人每天都在找機會,一天沒有收益他就會惶然不安,他最幸福的日子就是每天都能有收益——即所謂的細水常流。而富人知道,機會其實并不多。所以需要足夠長的時間去準備和等待。
如名著小說《基度山伯爵》結尾所說:人類的一切智慧,都在等待與希望之中。
等待是不激起人性對抗,這是順勢,是蟄伏,
希望是巧妙而正確的引導,
這就是智慧。
決定一個人成就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只有一個,那就是忍得住寂寞,克制自己的欲望(本性)。
社會學中有一個實驗很著名:遞延享受。
這個實驗很簡單:叫來一堆小朋友,來來來,有糖吃,給你們兩個選擇,(1)可以現在立刻得到一塊糖,(2)或者等上一個小時拿兩塊糖。小孩子選完后,按照選擇的結果分成兩組,進行長達幾十年的對照觀察。
幾十年后發現:選擇等上一會兒拿兩顆糖的人,成就明顯高于那些立刻拿一塊糖的人。因為這些人能遞延自己的享受。
人,是有動物性和社會性的。我們反的人性,其實就是反動物性,反我們的本能。能克制住自己欲望,理性去選擇,是很難的,但是很重要。
抖音這些短視頻為何那么火?因為看視頻減少了你的思考,這是符合人性的,而看文字的東西要動腦子,大家上班辛苦一天,下了班就不想動腦子了。
包括我寫的東西也是,翻翻我的歷史文章,閱讀量才幾十,多數人不愛看,覺得又燒腦又長,這是個十分正常的現象,要是看的人多,我才震驚,等到那時,就代表著投資市場越來越難賺錢了。
一個人能在多大程度上遞延自己的享受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
但這種等待畢竟是痛苦的,是反人類天性的,
人性的特點是“趨利避害,趨樂避苦”。
可惜能做到的人總是那么一小部分,
所以這世上的成功者永遠是少數。
靠什么盈利?
一句話就是:用規則解決了止損和開倉,用趨勢解決了止盈,用趨勢詮釋了概率,用概率解決了信念,用盈利增加信心。
紀律和心態控制重于一切。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經過市場考驗的交易系統,否則,就有流于空談的危險。
一套趨勢做單系統,一套經過驗證的穩定盈利的系統,外加交易的規則,外加資金管理,多品種,分散風險……占據概率優勢。長期堅持做下去。
在框架內,自己有了更靈活的做單手法,紀律的遵守靠意識。
明白炒股的對錯是相對的,炒股獲利的方法是多樣性。形成了自己的對錯觀點,適合自己不一定適合別人。
入門后,要面臨的人性和執行關,面對的是恐懼貪婪,面對的是自己,你會發現有兩個自己,和自己打架。
入門后,有了自己的系統和規則,做單有了框架。但是,由于自己的人性修煉不夠,由于股市行情的不確定性,追求完美的本性,人性的復雜,行情的波動起伏。所以,即使有了系統也執行不動,執行的不徹底。
文章很精彩?轉發給需要的朋友吧
![](http://img.cofool.com/uploads/avatar/004/48/03/37_avatar_small.jpg)
![](http://static.cofool.com//public/images/2022/eye.png)
![](http://img.cofool.com/uploads/avatar/004/48/03/37_avatar_small.jpg)
![](http://static.cofool.com//public/images/2022/eye.png)
![](http://img.cofool.com/uploads/avatar/004/48/03/37_avatar_small.jpg)
![](http://static.cofool.com//public/images/2022/eye.png)
![](http://img.cofool.com/uploads/avatar/004/48/03/37_avatar_small.jpg)
![](http://static.cofool.com//public/images/2022/eye.png)
![](http://img.cofool.com/uploads/avatar/004/48/03/37_avatar_small.jpg)
![](http://static.cofool.com//public/images/2022/eye.png)
![](http://img.cofool.com/uploads/avatar/004/68/64/28_avatar_small.jpg)
![](http://static.cofool.com//public/images/2022/ey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