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成交量巨大,上午在放量的直線走勢延續下,下午13.36分開始,股價出現連續的一分錢一分錢地漲升,整個走勢線成一條直線,成交量上顯示,買賣盤都巨大,呈現買盤不斷吃掉賣盤地走勢。 這樣地走勢我們稱為釣魚線。 特點: 1、價格連續以1分錢為單位上漲,股價沒有調整,有些甚至收盤靠上漲停板; 2、成交量巨大,買賣盤都出現具量堆積; 3、當直線斜率忽然變陡地時候往往后面跟地是跳水,以極快快地速度掃掉下面的買盤,讓那些來不及撤單的買單成交。有些股票跳水后快速反彈,然后繼續跳水...
很多人都很想而且也執著于抓漲停板,漲停板的吸引就跟賭博賺錢一樣,讓你不由自主地進入其中。發現漲停板需要一定的技巧,我們最好事先布局,不要等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潛伏漲停板有一定的技巧,以下我們看看發現漲停板、潛伏漲停板的五個方法。 如何發現準漲停股: 發現準漲停股一、應景型:譬如國慶期間的概念性主題投資大行其道:消費、旅游,軍工、生物醫藥、重組題材的短線發機會非常多,拋開大盤重個股是制勝的法寶,那么如何捕捉到短線漲停股?連續上漲的熱點股票有一個突出的...
每當市場或個股出現回調,投資者腦海里就會浮現一個問題:是不是該進場抄底了?實際上每一次下跌確實不乏進場抄底者,只是有人這樣做真的賺了大錢,有人換來的卻是一次又一次虧損甚至套牢。同樣是抄底,為什么結果會如此大相徑庭呢? 其實,“抄底”能否成功,關鍵在于時機的選擇。以下是三種極易導致抄底失敗的情況: 第一種,市場在經歷了一個階段的升勢后突然從高位出現暴跌。 這通常是市場趨勢將要發生逆轉的征兆,但有三種人極可能在此時萌生進場抄底的沖動:前期因為過早賣出而放跑了大段利...
某股在平靜多日后在巨大的成交量支撐下上沖,全天拉出陽線,似乎主力開始拉升股價了,但具體情況還需仔細分析。 放量上漲只是一個多重條件產生的結果,假設以下條件成立,我們來梳理一下思路。 條件①:股價橫盤一段時間并成交清淡。 條件②:當天日成交量超過前一交易日五天均量一倍以上。 條件③:當天漲幅不超過4%。 回想一下當時的情況:在成交清淡的某一個時點,在兩位數的買賣掛單中突然出現三位數的接單,接著買單一路將股價打高。顯然這是非正常的市場交易行為,可以視為主力所為。...
歷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東大會是全球價值投資者的一場盛宴,今年4月30日的股東大會也不例外,其中最值得投資者借鑒的是巴菲特在大會上闡述的三種投資策略,對于身處通脹周期的投資者而言,無疑是一劑投資良方。 巴菲特表示,投資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與貨幣有關的。會上他曾掏出一張一美元紙幣,背面印著“我們信仰上帝”,巴菲特笑稱,應該改為“我們相信政府”,因為任何與貨幣有關的投資都是一種賭博,即押注于政府的貨幣政策。從長遠來看,幾乎所有貨幣都貶值了,除非回報率非常之高,否則我們不認...
關于兩者高下之分,貴賤之別,討論久已。然,大家老是舊事重提,依舊樂此不疲。 第一、基本面研究側重“擇空間”,技術面研究側重“擇時間”。我們在討論基本面時,往往研究其估值是否在“合理的空間”和公司質地是否具有“成長性”,這是空間研究。我們在討論技術面時,往往研究“抓主升浪的時機”和“抓底頂信號”,這是時間研究。 第二、基本面分析認為空間上:均值回歸,技術分析認為空間上:趨勢劃分。基本面分析認為,市場先生會犯錯(過跌),在犯錯時撿“垃圾”,然后在市場另一次犯錯(過漲)時賣“寶...
股票被套牢或出于偶爾的操作失誤,或源于自身投資理念存在誤區。無論事出何因,投資者都應剖析自己的弱點,知錯必改,擺脫懊悔心理,看清市場趨勢,因勢利導去解套。 一、謹慎把握反彈。經濟復蘇和A股走牛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秋冬期間股市行情,不會像春夏季節那樣再翻番。大盤強勢,散戶可大膽操作,甚至重倉;大盤震蕩,看不清后市突破方向,就盡量少動;大盤走弱,則要學會休息與空倉;大盤超跌反彈,則可以短線進出,但要設止贏與止損位。 二、適時換股。暴跌后,股價泥沙俱下,此時投資者要全面審視自己手中...
在股市大跌、市值縮水,投資者極度恐慌的情況下,無論是先知先覺、早已減倉還是反應滯后、未能高拋的投資者,抓住機會、逢低補倉應是較為實際和相對理性的操作方法。 三種補倉情形 補倉是門藝術,需要補倉的情形大致有以下幾種: 空倉的投資者要及時補倉,防止踏空。有的投資者有強烈的風險意識,有良好的盤面感覺,總能在大跌前順利減倉或空倉。對于這部分投資者來說,大跌之后首先要做的是及時補倉,防止踏空。此時,無論一些專家對后市判斷是看多還是看空,也不管媒體提醒投資者的是機會大于風...
1951年,20歲的巴菲特寫了一篇名為《我最看好的股票》(The Security I Like Best)的分析文章,當時巴菲特還是一位初出茅廬的投資顧問。文章所說的股票就是后來巴菲特稱之為“投資初戀”的GEICO(政府雇員保險公司)。巴菲特之所以對GEICO產生興趣,與他的老師格雷厄姆有很大關系。當時格雷厄姆是巴菲特崇拜的偶像,當得知格雷厄姆是GEICO的主席,巴菲特對GEICO 作了調研分析并投入了他當時的大部分資金。雖然這只是一次短暫的“初戀”,但1976-1980年身家上億的巴菲特再次投資GEICO、收購其1/3股...
“底部放量”向來被認為是股價結束調整、新資金介入的一個信號,往往意味著股價將逐步轉強。但近期發現,主力利用市場多數投資者對于技術分析的盲目崇拜, “反其道而行之”,轉而進行“反技術操作”,利用該形態進行出貨,誘人的“底部放量”反而形成了套人的“多頭陷阱”。 分析和判斷大盤和個股是否“底部放量”,必須從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來看,并且必須結合當時的宏觀面、政策面、企業的基本面,以及技術面的送配、除權等方面因素進行綜合的、全面的分析,而不能僅僅根據當前的股價和成交量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