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強調(diào)主觀能動性。 (一)正確對待宣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為什么要宣傳呢?一位成功人士說過這樣的話:企業(yè)的壯大一般要有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靠質量取勝,可見具備了“金字招牌”才有長久的生命力。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扎扎實實地邁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尤其是第二步,是承上啟下的取勝之道。 對股市而言,業(yè)績就是質量,而恰如其份地強調(diào)主營業(yè)務所能創(chuàng)造的理潤及面臨的行業(yè)風險,才是宣傳的根本,目的是增強投資者主動投資的說服力,而牌子當然指的是...
為什么有些股歸屬莊家股,有些股歸屬強勢股? (一)定義的不同 從定量的角度講,莊家股指的是該股主力擁有其流通股達到30%以上的持倉量(分倉),強勢股指的是主力控制其流通股的10%左右(分倉)。 從定性的角度講,莊家股往往獨來獨往,強勢股則是被市場認可的,都有一定的運行規(guī)律。 1996年度的莊家股 1996年度的強勢股 1 天津磁卡 四川長虹 2 寧波華聯(lián) ...
每個股票都有各自的特性,如同一采用高拋低吸的操作手法,雖在某個階段有效,但總體是失敗的,因為…… 市場是有這樣一個笑話,懂得高拋低吸的人就可以成為股評家。非也!有些股票是適合高拋低吸的,有些股票吸了以后,二、三年內(nèi)是不用拋的,有些股票高拋后就不一定要吸,甚至堅決不要吸。 (一)有題材引起的熱點高拋后不一定要低吸 有題材引起的熱點,其本質是題材的周期生命力,有些題材是經(jīng)得起推敲的,生命力就旺盛,有些題材欲振無力,高是相對的,低是絕對的。當中還...
掌握買盤或者買盤的性質,就能先發(fā)制人。 眾所周知,在上揚行情中,總有對倒的成交量出現(xiàn)。僅在收盤以后看成交量,往往被騙線所迷惑。我們可以通過主動性買盤和主動性拋盤來研判主力的真正動向。大盤在下跌過程中,某個個股的買盤和賣盤之比呈明顯的積極,即股指在不斷的往下探,而股價卻在成交量的配合下,悄悄地往上走,這樣的買盤也稱為主動性買盤,主動性買盤的性質就是一路買。一旦大盤止跌或反彈,則這個個股就容易在當日或者階段性地創(chuàng)新高。 拋盤分為二種,一種是指上檔的拋...
1996年末,滬指直逼1250點,深成份指數(shù)攀上4500點。沒有持續(xù)的250億成交量(深滬日成交量的累加),就推不動股指的上揚,這時滬市的大盤績優(yōu)股“長虹”和深市的大盤績優(yōu)股“深發(fā)展”都躑躅不前,難以充分調(diào)動市場的人氣。此時滬深二市主力看中了當時股價最高(含權)、業(yè)績最好的“格力電器”,那么“格力電器”從50元上升至60元、70元直逼80元大關時,它用意何在?顯然,主力如此發(fā)動高價小盤績優(yōu)股,除了其本身優(yōu)異題材外,更重要的是讓一線股、二線股。三線股重新定位。當初“陸家嘴”走上40元,曾打...
通過強勢股來判斷大盤的強或弱是內(nèi)功。 (一)傳統(tǒng)的市場分析派往往無從分析大盤著手 如判斷大盤正處于或即將處于強勢時,再來研判個股的取或舍,強調(diào)大盤的基本面(階段性供求關系等),技術面(各項技術指標處于什么位置?)來判斷大盤的強或弱。 1、日K線如出現(xiàn)重心下移的四根陰險,大盤弱、 “94.9.13”滬市創(chuàng)1052.98后,大盤曾在1000區(qū)域連續(xù)出現(xiàn)四根陰線。當時的“中川國際”已連拉了七根陰線。一般來說,當股指到達一個新的高點,受獲利盤打壓,允許出現(xiàn)三根陰線,但如...
這種策略往往用在“熱點”題材或者對消息真假的研判。 (一)個股的利多和利空 眾所周知,實質性的利多或利空往往能階段性的左右股價,但人們更容易處在朦朧的利多或利空中游走,究竟怎么對待它呢? 例一:“申華”的并購題材。 1、1996年年末,“申華”從8元上攻至18元時,市場紛傳其關聯(lián)板塊“愛使”將被三家機構舉牌,這時的“愛使”從啟動價上揚了15%,這時該如何操作它呢? 首先看資金流向排行榜研判主力動向。當時的資金流向排行榜連續(xù)多日名列前茅的是控股板塊(“延...
大談“價升量增或價跌量減”的人,只不過不是初學者。 (一)價升量增是好事嗎? 價升量增是好事嗎?你就自己問自己,明日還能放得出這么大的量嗎?如放得出,還可以看高一線,如放不出,當然要調(diào)整了,這種習慣思路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持續(xù)的上揚中,適度的價升量減反而是好事,而一旦成交量過大,量增很有可能包含了老主力拉抬并準備出貨的因素。市場上往往會出現(xiàn)等量上漲天天漲的局面,顯示價升不一定要量增,這主要是由于大量籌碼被鎖定所造成的。“96.8.8”上市的“山西焦化”,從8.51元的最...
許多人“黑馬”抓得準,但結果總是兩手空空,因為動得太多,賺得總不夠賠的。但他實在想動,已經(jīng)到了不動不行的境界。 (一)不強調(diào)每個輪次都踏準 1996年滬市從630漲至739點,是人人賺錢時代,大多數(shù)人都笑逐顏開,但緊跟而上的820—894,814—894點并沒有多少人賺錢;而從接下來的752—892點又是“長虹”帶頭的行情,交易把握,但緊接著878—1047點為“石化”行情,由于其帶動的低價股板塊群眾基礎較差,又不容易把握。 大行情中風水輪流轉。不可能每波都踏準。如果尼手中持的是“長虹...
(二)普通股套牢(一般的中位套牢)以后怎么辦 普通股套牢,不像熱門股套牢那樣揪心,但解套周期較長,除了一般的接球,還可以通過互換,縮短套牢周期。 如果“第一百貨”、“隧道股份”套牢,那么既可以在一個市場中換,可以把“第一百貨”換成股性較之活躍、股本擴張能力比它強的“新世界”,“隧道股份”換成題材比它豐富的“凌橋”。 滬深二地也可同時相換。尤其是在1996年上半年深強滬弱剛形成的格局下,進行同價位的相換。例如:“中紡機”換成“猴王”。進行同板塊互換,可以把“黃浦...